糖果政策 想好才吃
糖果政策 想好才吃

本文作者是黃白露

最近政府推出新一輪的居屋,市民反應熱烈,取表格者大排長龍,有的慨嘆抽中機會渺茫。對於高企的樓價,取表格的父母憂心忡忡,拖女朋友的青年一臉無奈。看來,居屋仍是市民的一絲希望,「上到車就算贏」是普遍人的看法。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究竟居屋為何會停建?房屋對於我們如此重要,為何停建居屋這等事會在我們眼底下發生?當中,有甚麼事值得我們作為市民的,好好檢討?

兩個政府不同判斷

九七主權移交後,董建華政府上場,為解決一直困擾香港的房屋問題,他提出每年興建八萬五個建屋目標。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樓市開始下跌;2003年在政黨及市民的呼聲下,曾蔭權「順應民意」,宣布無限期停售及停建居屋,以及取消定期賣地改採勾地表政策。從八萬五的建屋目標,到停建居屋,這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不同政策,上下緊接的兩個政府,出現這種完全不同的判斷,中間發生的事情非比尋常。

提高警惕冷靜思考

當年市民要求停建居屋,情有可原,因為政策研究可不是他們的工作。可政黨亦作出同樣的要求,便很不負責任;政府順應要求,簡直是無可原諒。

負責任的政府及政黨應該長遠規劃,面對逆境,仍應該咬緊牙關,安撫市民,共同應付。這次事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刻意奉迎的政黨及一味「順從民意」的政府,其實市民應該「停一停、諗一諗」,提高警惕,冷靜思考,否則到頭來吃苦的是自己。

原文轉載自《新報》2014年12月30日

原圖: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