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複雜 學生見好要收
國際環境複雜 學生見好要收

佔領街頭的群眾運動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參加佔領的人數正在下降。但是,留守者覺得,一日未達到要求,他們便堅決不肯撤退。這是一個可悲的局面。

被「成果」沖昏頭腦 學生失方寸

本來,上周政府與學生對話,大家以為會為解決事件帶來契機,特別是港府提出向中央政府提交民情報告,及會設立長遠三方對話平台,並表示有空間討論2017年後特首選舉安排。但事後學生態度突趨强硬,要在港府的提議上設附加條件,包括提交的報告要能改變人大常委的政改框架。

此等要求反映出學生的政治訴求實在太理想化,哪有未交報告便要保證結果的道理。

當政府因應社會期望,提出進一步對話時,學生卻推說暫時無此需要。更令大家錯愕的是,學生突然提出沒有實際意義的佔領人士意見調查,然後忽然取消。可見學生已經失了方寸。

筆者依然相信,大部分參與運動的學生都是心懷理想,希望為香港爭取一個理想民主制度。

但是,他們可能被至今的「成果」沖昏了頭腦,明顯漠視了行動對社會各階層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的新一輪簽名運動,3天已經收集了接近100萬簽名。筆者真誠希望學生能盡早察覺警號,考慮結束佔領行動。

佔領拖下去 訴求「牙力」下降

其實,若學生在今天鳴金收兵,他們可宣稱行動勝利。首先,他們提高了市民爭取民主政制及保護集會自由的意識,第二,他們打開了和政府對話的平台,後者若能妥善利用,可以監督政府工作,加強民意對政府政策的影響。

若學生再拖延下去,至主流民意清晰反對佔領行動時,學生在日後再對話時,爭取訴求的「牙力」就會下降。

愈來愈多原本是中立的市民,開始希望盡早結束佔領街頭行動。因為運動嚴重撕裂社會、家庭、和朋友關係,已達親痛仇快的地步。

而且愈來愈多市民看到佔領道路對法治精神的衝擊,示威者連法庭禁制令皆置諸不理,公然阻止執達吏執行法庭命令。可能是廣大市民首次看見如此公然藐視法庭的行為。

況且,根據民調顯示,願意暫時接受政府就2017年的提議,仍然是民意的主流。

但是,有學生領袖還是要堅持抗爭下去。學生如此堅持,筆者的友人皆向筆者提出兩個問題:學生背後究竟有否外國政治勢力在操盤?以及政府如何解決問題?

特首梁振英在一次發言中指出,事件有外部勢力介入,前特首董建華亦發言支持他的說法。後者位居國家政協副主席,是國家領導人身份,發言當然可信。

隨着事態發展,很多人亦發覺集會明顯獲得有組織性的力量支持,例如豐裕的物資供應,包括食物、鐵馬、水馬、熒幕、帳篷等,當鐵馬被移走後,又即時有貨車運來大批竹枝或木板,隨竹枝而來的還有熟練的竹棚工人,迅速搭起竹棚作為路障,後又因害怕招惹警察清理路障,熟練地將竹棚拆去。

中國崛起,招來國際風雨,是否正在衝擊細小的香港,當然是不少港人關心的事。

政府反省施政 勿只歸咎外力

但是,外部勢力操盤的說法不容易輕易獲大多數人接受,因為香港人過去數十年視西方國家為師為友,我們旅遊或送子女留學,皆以西方國家為首選。要港人相信師友轉身成為敵人,大家還在等待港府提出證據。

另外,縱然有外部勢力介入,不等於所有參與者皆是受人擺布而走上街頭。正好相反,起初大部分參與者可能是自發的。可能出於追求民主選舉,亦可能要保障下一代的發聲權。

若然政府只談外部勢力論,不反省施政得失,未必人人服氣。香港社會確實存在不少深層次矛盾,本屆政府雖試圖處理,但面對議會內外龐大阻力,連民生政策,也寸步難行。由於本屆政府已經上任超過了兩年,雖然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市民仍然可能開始遷怒現政府。

覓公義為社會 進退應有度

香港現時的社會矛盾,部分由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如貧富懸殊、中產及年輕人缺乏上流機會等;部分因上屆政府怠惰帶來,如土地及房屋供應短缺;部分因一國兩制面對兩地互動時所產生,如自由行旅客超出容量、內地人來港買樓推高樓價、雙非兒童使用香港設施等問題。

後者最令人擔心的是,它造成兩地關係緊張,不利一國兩制暢順運作。若真的有外部勢力想興風作浪,當然會利用此等矛盾,製造社會衝突。

要化解今次風波,一方面希望所有對學生有影響力的校長、教授、議員能以香港整體利益為大前提,勸解學生見好即收。社會問題無日無之,年輕人追求公義,應進退有度,才能長期為社會服務。

同時,政府亦要謙恭處事,極力爭取用對話化解爭端,並盡用各方渠道勸喻學生退場,若還未能成功,才等待適當時機,用最低武力清場。

事件反映,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落實一國兩制之難處,港府要有長期規劃和策略,化解社會矛盾。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4年10月29日

原圖:reuters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