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練學
父母教練學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兩種父母給孩子的三句話,如何影響子女奮鬥的路:

農民用三句話作為給孩子的人生錦囊:一、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二、孩子,學做事先要學做人,出到外面千萬別做傷害別人的事。

三、孩子,放心去闖吧,實在不行,回家來還有口飯吃。

至於城市人也是用三句話來教孩子:一、寶貝,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事由爸媽來辦。

二、寶貝,出來做事,千萬不能吃虧!三、孩子,我告訴你,要是你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沒飯吃,別回來找我!父母對待子女不同的態度,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什麼樣的教養,造就什麼樣的孩子,道理簡單,歷過千百年,講了多少遍,父母還是在教養路上迷失迷途。

最近看了一本書, 叫《Coach 父母學》,說的是一種新的教養觀念——做個教練式父母。從前我們是個保母式爸媽,事事呵護,事事代勞,於是養出一代港孩。檢視成果,大家開始發現問題,大家開始鑽研新法。

「港孩」二字,源於同欄作家黃明樂2009 年寫的書,四年下來,港孩卻一代比一代多,程度更一代比一代嚴峻。

是方法不夠?是良方不管用?還是什麼原因,導致港孩現象有增無減? 「父母教練學」這種觀念,或多或少透露端倪,父母選擇做保母,還是做教練,直接影響下一代成為什麼樣的孩子。

保母是孩子不會行不會走未懂表達的年紀才需要,當孩子長成一個獨立個體,父母就要退後一步當個提供策略的教練。可惜,今時今日大部分家長到了孩子入大學的年齡,還擔當保母角色,態度不改,結果不可能有變。

所以每次出席家長講座,我都先旨聲明:「別妄想聽完講座可以帶走十個教養錦囊,我不是給你方法,是要改變你的想法!」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3年11月4日

圖:nipic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