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重拾正軌聚焦建設
香港正重拾正軌聚焦建設

去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自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並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以及特區政府換屆以來,香港的社會政治形勢出現了客觀和顯著的積極變化,種種迹象顯示香港正重拾正軌,令人鼓舞。


市民對政治論爭失興趣


過去一年,由反對派所發起的遊行示威集會,參與人數顯然每況愈下,即使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和梁國雄的議員資格被取消,多名違法「佔中」和「旺角暴亂」的核心和積極分子被判刑,建制派成功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反對派也未能動員大量市民出席聲援,近一年更罕見違法暴力的政治行動發生,激進反對派趨於沉寂,輿論聲勢大不如前。  此外,林鄭月娥特首上任後不久,便着手處理高鐵「一地兩檢」及《國歌法》本地立法工作等兩大政治敏感議題,但至今仍然「守得住」,新政府班子整體民望算是理想,《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已通過立法會三讀,《國歌法》所引起的爭議亦僅限於反對派的小圈子內,圍爐取暖,獨自唱戲,並不能波及普羅大眾。


上面的多個例子充分證明了,在反對派前幾年的頻密政治炒作,以及連續多年發動大型政治行動後,市民經已對無休無止的政治爭議感到厭煩和疲乏,對政治論爭失卻興趣,不想再淪為政治棋子,大家都希望香港擺脫「泛政治化」的困局,重新聚焦於建設性的事務上。


把握時機做好房屋創科


另一個十分實在的例子,是建制派在「三.一一」立法會補選中取得了意義非凡的勝利,一洗頹風。記得在一六年底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後,我曾經在媒體指出,建制派已一連在幾場全港性選舉中成績倒退,包括一五年區議會選舉、一六年立法會選舉及選舉委員會選舉,縱使不至於兵退如山倒,但未來的選情依然絕不樂觀。


在如此惡劣和艱難的趨勢和形勢下,建制派成功在立法會九龍西補選中取得地區直選議席「零的突破」,在新界東和香港島的得票率亦與反對派大大拉近,這除了歸功於選舉策略部署得宜外,與總體的社會政治形勢出現根本性好轉是離不開關係的。


毋庸諱言,今時今日的政治形勢好轉來之不易,故未來更加不能掉以輕心,確保撥亂反正的趨勢能持續下去。尤其在政治爭端淡化的情況下,特區政府更加要把握時機處理好管治議題,尤其須做好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發展創新創科創意產業的工作,增加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使香港的經濟民生展現一番新氣象。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8年6月30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