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塊文化與彼得原理
方塊文化與彼得原理

本文作者為黃永/資深傳媒人


創辦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的Lindsey McAlister新近寫了齣音樂劇叫Cube Culture,沒有正式中文譯名,但當中Cube一詞指辦公室內那些由partition分割成的矩陣式工作空間,故姑且可稱之為「方塊文化」。 讓自己反思希望怎樣人生 此音樂劇有趣的地方在於其「內容」與「身份」的融合──故事內容既有關辦公室政治,而演員本身也是在太古坊或附近的上班一族:由天天在辦公室打拚的人演繹辦公室眾生相,某程度上,也許比起一直浸淫在舞台的專業演員還要更入戲? 最玄妙的一點,在於為什麼那30多位演員願意選擇於下班後(所以項目全名叫作Project After 6,因為在平日傍晚6時後才排練),立即再「返工」扮演辦公室一員?難道對着那個方塊還不夠悶,要瞬間重新投入另一個「格」當中? 後來才想到,那是既有治癒又有反省的效果:在舞台這個平行時空以另一角色上班,倒令人可反思自己在原來的崗位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去工作?希望有個怎樣的人生? 固然,所謂的角色、崗位,其實只是一個別人把自己放進某些特定的方塊,而自己又甘於留在那一格的過程:因為過了一段時間後,差不多每個人也會想衝出原來的崗位。 Cube Culture說的是辦公室政治,但現實政治又何嘗不是如此?這幾天盡佔社交網絡與輿論空間的許智峯事件,大部分評論的本質和風格,還不是跟日常那些同事間建構的WhatsApp群組內的八卦留言差不多? 反過來看,許智峯那耐人尋味的行逕,其實也可降低一個層次以辦公室政治向一般人說明:許智峯明顯是抱持了某種階級觀念,認為行政主任作為小職員,不可如此對待位處「上一格」的他。而即使他不滿意政府派人監察議員行蹤,但那EO只是負責執行的一顆螺絲,針對她無助宏旨。 忘記自己已上升一「格」 何況,正如任何人在辦公室內弄哭女職員,保證即時群情洶湧,且不問因由受千夫所指。 事實上,香港也有僱主在辦公室內(除洗手間外)作全天候錄影錄音,負責監察的只是爪牙,除非你離開該公司,否則在辦公室受監視很難避免──做尊貴立法會議員也亦然,作為公眾人物自要有24.7受監察的心理準備,何況立法會大樓並非私人物業。 事實上,許智峯未成為立法會議員前,便經常在區議會的層次透過衝擊推撞來出位,亦相信有些選民是基於他這種表現而投票送他進立法會。然而,他忘記上升一「格」到立法會以後,便如同在大機構內剛剛升職,一舉一動也會被無限放大,過去跟你沒兩句的同事也會開始諸多挑剔,遑論看你不順眼者會全力攻擊,而在公司日子最久卻還不退休的人更索性叫你早日辭職──全屬辦公室政治的普通常識。 這也是在1968年由Laurence Peter提出的《彼得原理》,即:「人總會因為其特質而被在制度內擢升到不能勝任的職位。」 有趣的是,這個剛好有50年歷史的理論,終於在上月得到首次學術論證:耶魯、麻省理工和明尼蘇達大學3位學者研究了美國214間公司共53035名員工,發現絕大部分公司只看職員現時的表現來決定誰升職,卻忽略那人是否能勝任再上一個層次的工作。 簡單而言,就是只顧看前一格而不理下一格。 難怪香港的政治總是見步行步,然後原地踏步。不要忘記,無論區議會選舉還是立法會選舉,許智峯均是透過地區直選產生。 常言道:有什麼樣的選民才有什麼樣的議員,或者港人真的要看看音樂劇,然後反思一下,議員到底應該是為了什麼原因去工作?我們又希望這些議員為香港每一個人帶來怎樣的人生?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8年5月2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