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本法教育
加強基本法教育

回歸即將20年,正確和深入認識《基本法》,全面落實民心回歸和身份認同,成為新階段的新任務。緊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就香港官僚系統提出要求,並指明管治團隊在任用時,須以他們學習掌握《基本法》的水平作為重要評價標準後,教育局最新公布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強調要加強「價值觀教育」,在初中提供合共51小時的基本法課程,亦要求學校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教學,助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新一代須認識基本法

《基本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也是特區成立的法理依據,充分凝聚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國民眾的共同意志。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透過公民教育、學校教育及公務員培訓等3個方面去推廣《基本法》。迎接回歸20年的歷史轉折,大家都應認真檢視基本法教育和推廣的成效,並將其視為「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實驗的中期考試。

早在10年前,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來港出席香港回歸10周年活動時,首次提出要求加強對年輕人的國民教育。10年過去了,這方面的工作肯定不達標,特別是在2012年國教風波後,出現無止蝕點的未打先認輸的敗犬心態,任由國民教育被妖魔化,更湧現所謂戀殖、本土、自決、「港獨」,以及勇武抗爭和違法達義的逆思潮。要正本清源,就要由學校教育入手,開展系統性的國民教育和基本法教育。

教育局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學校按照校情,在未來3至6年的學校發展計劃,加強德育及公民教育、基本法教育、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學習,培養開拓與創新精神等。強調在落實這些建議後,將有助中學生正確認識《基本法》、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並且形成正面的價值觀,為香港今後更好地認識和落實「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局須督導評核

中學階段是年輕新一代形塑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生涯規劃的重要時期,對於這批未來香港的建設者,須予加強其德育及公民教育、基本法教育,並且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學習,培養開拓與創新精神。教育局在《中學教育課程指引》中,對學校提出的明確要求,既是政府的應盡職責,也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然,發出指引只屬例行公事,教育局還須對校方進行必要的督導,將其列作評核校方執行教育政策情況的主要內容,並要針對學生特點,以個案特辦形式具體協助校方逐步提升活動內容的深廣度,探索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加強對相關課程教師的培訓,確保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法》的內容。

一個現代化民主開放的社會,憲法教育必然是公民權利與公民參與的教育,而法律教育就是要培育下一代的法治精神,並循法治去實踐公義。什麼是法治呢?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及以法限權、明法達義。香港法治務須重回正軌,不能再假民主之名而胡作妄為。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7年6月2日

原圖:政府新聞處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