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主席祝福 珍惜國家機遇
不負主席祝福 珍惜國家機遇

新年總是離不開回顧與展望的,個人如此,國家更如此。一如既往,國家主席習近平總會在除夕夜發表新年賀詞,向全球華人及世界各地的朋友致以新年祝福,總結國家過去一年的奮鬥成果,點出來年的主要工作。在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再次在開首便提及香港,充分反映了國家對香港的重視,以及香港對國家的特殊性,作為香港人,我是深深感受到自豪與榮幸的。

回顧過去一年,環球政治經濟出現了多隻「黑天鵝」,歐洲經濟不景,太平洋經濟不穩,但在外部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內地生產總值仍然達百分之六點五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實現了「十三.五」的開門紅,逾千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距離國家全國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主席更表明「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目標令人振奮!此外,在二○一六年,國家航天事業取得了重大進展,亞投行正式開張,我國更首次主辦G20峰會。無疑,這些成績都是國力的體現,中國及中華民族正步向偉大復興的正軌。這判斷,是連國際社會也承認的。

香港與內地不能割裂

香港是位處南中國邊陲的小型經濟體,也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香港與中國是不可能割裂的,彼此更是根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時代的幸運兒,為中華民族復興貢獻一分力量,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由於在政治上、經濟上、民族大義上,香港與國家不可能分開,分離主義勢力是注定失敗的,港獨更絕不可行,最終必然會被歷史的洪流淹沒。搞港獨,搞分裂,即是與國家民族的意志和利益為敵,香港有這樣的本錢嗎?對香港有甚麼好處?我們當思的是,在國家民族復興的浪潮上,香港能夠發揮甚麼角色,把握甚麼機遇?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發展經驗有力地證明了,沒有政治穩定就沒有經濟穩定,政治愈動盪,經濟便愈動盪,人民百姓的生活就愈困苦。回歸以來,反對勢力不斷變本加厲,由反特區政府,演變至反中央政府,現時更激化至反內地同胞及國家,矛盾愈趨尖銳,鬥爭不斷升級,這是不符「一國兩制」初衷的,也不符港人的整體福祉及穩定繁榮。

所謂「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家庭如此,社會亦如此。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也是特區政府的換屆之年,筆者殷切期望社會各界和衷共濟,求同存異,重新聚焦經濟民生,恢復政治經濟的好氣象,為「一國兩制」的下半場開好新局。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7年01月08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