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教育並非單純的人力資源和精英培訓,而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培育和傳承。對於個人來說,教育可以協助建構知識、掌握技能、發展潛能、提升個人素質和開拓未來。對於社會來說,則是為不同階層和背景的家庭,提供一個平等發展和向上流動的機會。

優質教育把學生教好

在香港,教育是政府施政和公帑開支的主要項目,亦曾進行多次全面的教育改革,而政府和教育界也在積極推動優質教育;但傳統的學校教育仍高度集中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求學只是求學位、成績靠補習和操練等迷思也尚未能有效糾正。這令香港的教育發展受到窒礙,甚至走上歪路,政府在教育投放的資源和力氣愈大,「高分低能」、「廢青」、「激青」,甚至「大學暴民」,卻是愈多,亦愈走偏鋒。

有人認為這是教育失效。的確,從最近的TSA爭議,以至港大風波來看,無論是求知識還是學做人,教育失效已是大家不願接受但卻客觀存在的事實,問題的根源在於香港雖已由精英教育,發展成為普及教育,本年度的施政報告更建議將免費教育延伸到幼稚園,可是,整個教育系統仍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思維模式,並且在愉快學習和考試教育之間折騰衝突。要解決問題,就要將學校教育的重點,從教「好學生」,轉移到「教好」學生,關鍵點就是優質教育。

所謂優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形成陽光般的心態和健康人格,並且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更讓學校資源的配置富有效率和效益。事實上,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其次是教師的素質,第三才是學校的課程與硬件設施。對於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無論是虎媽,還是怪獸家長,外人都難以置喙。因此,我們目前可以做的,也是應該做的是在推動優質教育的同時,大力提升教師素質,相輔相成地推動教育進步。

為何水浸基金?

回歸後,特首董建華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要耗資50億元成立優質教育基金,以種子基金形式資助學校和社會團體推動優質教育項目,經過多年的投資有道,基金現時積蓄豐沛資金,可以有力地支持優質教育的推行。不過,學校和社會團體反應並不理想,出現水浸基金的情況。

對於這種「水浸」情況,我認為應從三方面檢視。第一,基金既是種子基金,投資有道,應予稱讚,亦為學校和社會團體預留廣闊的發展空間,相關團體宜把握善用。第二,申請基金撥款項目過往的數量和款額有限,歸因於手續繁瑣和基金審批嚴謹,這都是應該的,而從2014年起,基金已主動大幅調降寬鬆審批條件,好使更多團體受惠,但部分團體仍習慣於「因陋就簡」的心態,只着重於一次性的活動,但成效呢?第三,「水浸」顯現新活力,政府應以目標為本的態度,善用優質教育基金,協助相關教育團體,做好項目設計和推動工作。

特首梁振英表示,政府要辦好教育,就要讓青年人有積極正面的人生觀,以及提升教師地位,要戮力推行施政報告中「保學校」、「保教師」、「保實力」這「三保」,提升教育質量,善用優質教育基金,為香港教育工作拓前景。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16年2月1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