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屈穎妍在線】EP354:香港需要人情味

//或許年輕人會覺得守望相助很老套,但正因為大家的鄙視與忽視,這種精神正在消失。//


自從有了冷氣,大家習慣關上門;有了私隱,東家不會過問西家事,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有一種元素,在新生代的成長中消失掉,叫人情味。


從前,人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幾種:家人、親戚、同學、鄰居,我們長大後的伙伴,好多都源於這四類人。然而,今時今日,有一種關係正漸漸消失,就是鄰居。通常你只知他姓什麼,家裡大概有幾人,僅此而已。


今日年輕人絕對想像不了,鄰居竟跟你住在同一屋簷下,還要共用同一個廚房浴室,大家天天都清楚聽到大家的對話……


對,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小時候我住唐樓,父母是房東,租了一個房間給內地來的老鄉,我每次被媽媽拿籐條追打,又或者父母每次吵架動武,這位老鄉叔叔都會跑出來勸架,全靠他,阻止了多次血案發生。家醜盡現人前,奇怪大家又不會覺得難為情。


更奇怪是我的鄰居,竟然是一家織布廠,藏得在唐樓內,當然是間山寨廠,裡面開工的工人,全都住在工場,他們都跟我家老鄉叔叔一樣,看似單身,卻非單身。


老鄉叔叔在鄉下有老婆和兩個兒子,但我整個童年看到的他,都是一個人過,他的家人只在他口中出現,直至好多好多年後,叔叔的家人成功申請來港,板間房不夠住了,叔叔才搬走。


那年代,好多家庭都東西南北天各一方,孤身在外賺錢討生活的,就只靠鄰里互相扶持。


這天,看了劉偉強導演的電影《水餃皇后》,小時候好多鄰里畫面就湧上心頭。


《水餃皇后》是齣以香港七十年代作背景的傳記電影,講的是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人稱「水餃皇后」的臧姑娘臧健和的奮鬥故事。


相信今日許多香港家庭的冰箱裡總會有包急凍「灣仔碼頭」水餃,吃慣雲吞的廣東人懂得吃北方餃子,好大原因是這位臧姑娘,她把餃子普及了,甚至把中國餃子帶到全世界。


臧姑娘的故事或者大家都斷斷續續聽過,一個從山東來的新移民,為養活兩個女兒,一個女人在灣仔碼頭推輛木頭車賣北方水餃,賣到街知巷聞,最後更賣進超市,賣到成為上市公司。


電影最難拍就是整個故事都被劇透了,香港人人都識「灣仔碼頭」水餃,即使不太清楚臧姑娘的奮鬥細節,起碼結局人盡皆知,導演如何把一個早被劇透的故事拍得動人,那就是功力。


劉偉強導演過去拍的是《古惑仔》、《頭文字D》、《無間道》……等電影,飛車槍戰駕輕就熟,沒想到,拍文藝片,竟然也可像他的動作片般緊湊,讓觀眾緊湊地動容、緊湊地哭泣。因為,好多場景,都會讓大家想到自身經歷,因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剛憑《九龍城寨之圍城》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的鄭保瑞在首映禮觀後說,小時候都是住板間房,在深水埗,被阿媽打隔離房會聽見那種……


戲中飾演包租婆的惠英紅也說:「小時候在銅鑼灣住板間房,包租婆就是風塵女子……那時每日都見到好多生離死別、人情冷暖,也有好多溫情及守望相助。」


飾演糖水伯的袁富華,也是住西營盤唐樓板間房,他說,父親是碼頭苦力,自己也當過推車小販賣翻版成衣。


電影中,我最感動是看到袁富華這位糖水伯伯身上那件白色底衫,那年代,幾乎所有基層男人都是穿這種底衫來當外衣,領和袖都是「披」口穿洞的,洗到很「霉」仍繼續穿,我爸爸那件都是這樣。


《水餃皇后》不單是香港式阿信的故事,更是一個人情味的故事,或許年輕人會覺得守望相助很老套,但正因為大家的鄙視與忽視,這種精神正在消失。


劉偉強導演說:「那年代社會普遍好窮,五湖四海的人聚在這裡,語言不同,生活困苦,反而會互相幫忙……現在的香港已沒了這種人情味,希望大家看完電影,知道父母是這樣走過來,然後重拾這份正能量……臧姑娘很艱苦,但我不想寫到她好慘,因為社會上仍有不少好人。」


對的,香港仍好有好人,香港更需要這份失落的守望相助人情味。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