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日前在北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及習近平所作的《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下稱《說明》)。內地官方昨日(21日)公布《決定》的全文,當中有三處直接涉及香港和澳門。
《決定》約2.2萬字,除引言和結束語外,有十五個部分,分三大板塊。第一部分為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為第二板塊,是分論,主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部署改革。第十五部分為第三板塊,主要講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內容條目通篇排序,開列60條。
《決定》有三處直接涉及港澳。在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方面強調,要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在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方面,《決定》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此外,《決定》在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方面提出,要完善港澳台和僑務工作機制。
習近平所作的說明約5000字,分三部分:關於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關於決定稿起草過程;關於決定稿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說明》指出,確定全會議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第二,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三,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迫切需要。第四,這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
《說明》對決定稿起草過程進行了介紹。2023年11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2023年12月,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啟動。在7個多月時間裏,文件起草組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專題論證,反覆討論修改。在起草工作過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兩次會議進行審議、修改,形成了提請這次全會審議的決定稿。
《說明》指出,在決定稿起草過程中,重點把握以下幾點:一是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確定遵循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來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三是抓住重點,突出體制機制改革,突出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凸顯改革引領作用。四是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五是強化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說明》指出,決定稿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在內容擺布上有以下幾個特點: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主要任務是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注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注重全面改革;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注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
圖片來源: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