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謀獻策】梁振英談香港如何拼經濟:要瞄準國家所需、有迎難而上決心、敢落注揀產業發展
【出謀獻策】梁振英談香港如何拼經濟:要瞄準國家所需、有迎難而上決心、敢落注揀產業發展

香港發展論壇日前舉辦一場題目為「拼經濟,如何拼?」的研討會,吸引到逾400人出席。作為當日嘉賓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26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指香港有很多經濟發展願景,但欠缺有具體做法的建議,於是就「怎麼拼經濟」提出9項意見,並建議香港集中力量發展6方面產業。


梁振英表示,香港經濟發展,不能像過年寫揮春,在牆上貼上「生意興隆」四個字,生意就會自己越做越好,關鍵在於怎麼做。他認為「近年香港貼了不少揮春,但有具體做法的建議很少」,當中包括「有識不識做」、「敢不敢做」,以及「怕不怕辛苦」等問題。


他根據過去6年在內地的體會,歸納出9項意見:


1. 怎麼拼經濟是「由治及興」的核心問題。大背景是香港的政治條件已經基本好轉,過去立法會拉布、凡政府舉措必反的問題不再存在。


2. 要瞄準國家所需。要更多更深入認識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內地幅員廣大,變化急速,目前各行各業做得不夠,商會和專業團體要為中小企委員做調研,責無旁貸。


3. 香港仍然有潛力、香港人有能力,但近年「上岸」心態彌漫,要恢復當年香港工廠的夫妻檔提著紅白藍膠袋在羅湖排三個小時擠過關的勇氣。迎難而上的決心是大問題。


4. 有權有責的機構和人不能躺平,不能抱「少做少錯」心態。社會對有權責做事的機構和人也要「容錯」。


5. 速度是關鍵,和經濟活動有關的行政程序,包括使用土地樓房、申請各種各樣牌照、入口人才和勞工的審批程序必須簡化。


6. 要敢落注、揀產業,不能用過去的不敢pick winner(挑選勝利者)的思維,要有制定產業政策的知識、經驗和勇氣。


7. 要捨才有得,有些該被淘汰的產業、行業、企業就要由它去吧。補貼不是辦法,如果我們補貼80年代的製造業,香港人今天仍在車牛仔褲,收入會停滯在40年前,眼前來說,旅遊的KPI不應是遊客人數,是收益,低端旅遊在香港的高成本城市沒有前途,況且香港現在沒有以旅遊業吸收剩餘勞動力的需要。


8. 重大政策措施包括盡快容許粵車南下大嶼山,增加赤鱲角機場對廣東高檔乘客的吸引力,促進香港航空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並拉動「橋頭經濟」更好發展。


9. 最後,建議將某些行業的輸入勞工的工資定在香港和內地之間,不應定在香港工資中位數,家庭外傭工資也不是定在香港住家工人的工資中位數,新加坡輸入外勞,包括建築工人和巴士司機也沒有這樣做。香港要加強競爭力,就要既提升生產力和產值,也降低成本。將外勞工資定在香港工資中位數,不會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或收入,經濟呆滯,受害的是本地工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至於到底要拼什麼產業,梁振英認為內地仍有很多短板可以由香港來填補,這正是香港要集中發力的方面。他總結出6方面:


1. 內地企業來香港設總部。不一定是集團公司,而是二級三級公司來港設亞太區總部,已經夠大了。這方面我們有大優勢,但要爭取,要有門路,有方法。


2. 貿易服務。香港不能放棄貿易,這是香港所長,也是國家所需。內地太多產品性價比極高,好東西賣向更大巿場,賣得更好價錢,香港的力量要發揮好。


3. 航運服務業,包括海事金融、海事法律和航運保險。建立國家級的航運保險業所需的時間數以十年計,香港賣人壽保險太容易了,但不會持久。 


4. 內地資產來香港證券化,這是青島啤酒來港上市後,香港金融市場的另一個大發展機遇,需要修改四條香港法例,技術上比當年青島啤酒來港上市難,但需要做。


5. 知識產權交易和其他產權服務。


6. 國內外之間的數據樞紐業務。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8
好正
8
心心眼
8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