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上海出席專場講座分享二十大後如何參與國家發展 梁振英籲在滬港人「走出去」:不能再守株待兔、除了看報紙外還要到外邊到處跑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上海出席專場講座分享二十大後如何參與國家發展 梁振英籲在滬港人「走出去」:不能再守株待兔、除了看報紙外還要到外邊到處跑

中共二十大結束後,各界開始進入「學習二十大精神」的周期。在滬港人同心盟周三(2日)在上海舉行的「CY開講•滬港同心慶回歸專場」活動上,就以「從二十大看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作用」為題,就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體會,與在滬港人互動交流。該活動邀請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作主題演講,他指出,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期,應思考香港可以為國家做什麼貢獻,同時要結合內地力量,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面對西方遏制要堅定「四個自信」


梁振英強調,要同時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中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中國在經濟、科技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水平已經與西方接近,有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發展存有戒心,認為中國的發展威脅到西方,更有甚者鼓吹「西方的制度比中國的制度更優越」;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特別是外部的訛詐、遏制、封鎖、極限施壓,要堅定「四個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亦要堅持「走自己的路」。


二十大報告中確定了中國發展到2035年的總體目標和主要目標任務,港人在很多方面可以貢獻力量。梁振英建議,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2018年11月12日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重要講話,在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等四個方面多思考、多實踐。


梁振英表示,作為全球最開放的自由經濟體,在開放的同時促進發展,而不被西方壟斷、卡脖子方面,香港都有經驗。國家「十三五」規劃就明確表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十四五」規劃又重申,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而香港未來要多思考,如何助力國家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海事法律等國家短板必須要解決


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梁振英坦言,建設海洋強國需要高水平的,與航運或海洋經濟有關的海事服務業,但某些關鍵服務業方面仍明顯存在短板。他解釋,發展海洋經濟涉及海事相關的法律、金融、保險、船舶買賣與租賃,其中不少屬於涉外專業服務,香港作為外向型專業服務中心,能提供相關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幾乎都是西方的。他指短板必須解決,並要將關鍵服務業牢牢掌握在手上。


對於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梁振英相信,香港在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方面應有大作為。他舉例說,香港有不少逾百年歷史的非官方公益慈善組織如東華三院、保良局等,在老人服務、教育、醫療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並以「中國香港共享基金會」為例,又介紹指該基金會已在老撾正式啟動「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希望未來5年幫助該國消除白內障致盲,助力民心相通,香港是最適合幫助中國公益事業「走出去」的踐行者,亦能更好推動中華文明。


梁振英續指,中醫在國內外均面臨西醫的激烈競爭,中成藥亦面臨同樣的競爭問題。他相信,二十大報告提及的「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對香港有重要意義。香港應將自身的能力與內地能力相結合,將內地主要中藥產業生產基地組織起來,探索中醫藥產業區域協作。他又提到現時整個中藥材貿易領域很零散,故香港可發展成中醫藥中心,以香港標準為中藥材有效成分做定標或鑒定,再進行中醫藥材的買賣;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走出去」,進一步提升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影響力,發揮好香港最大的價值。



「到處跑」可解決「不知道」問題


在問答環節,被問到香港企業、內地製造業在如今艱難時勢下,應如何「走出去」,並把握二十大報告中的機遇。梁振英表示,各地之間存在太多「不知道」的問題,例如外邊有什麼潛在的生意夥伴,而可以解決「不知道」的問題就是到當地「到處跑」。他續指雖然近幾年疫情下的隔離政策令大家很少走出去,但形容如果事情很重要,就算是隔離也得去做,「不能再守株待兔,不能再等何時通關,因為眼不見心不念」。


另外,有在上海畢業的香港大學生問到,當地的大學生在疫情下應如何作出抉擇。梁振英回應時提到香港人到內地或以外的地方發展,需要有充分資訊的情況下作出相關選擇,並舉例香港的青年人或住在內地的某一個城市的青年人,未必知道整個國家給了他一個什麼機會,「因為糖果店實在太大,香港是一間糖果店,內地是一間糖果店,而內地這間糖果店十分大,你進去後要四處看,糖果店不單是只有朱古力,不單是只有一種顏色、味道、口感」,他建議青年人多到不同地方,以免出現學有所成後做不到學以致用的錯配,繼而有鬱鬱不得志、有負面看法等情況。


就通關的問題,梁振英指如今疫情的大趨勢是病毒不斷弱化,因此對醫療系統的壓力也在減少,但通關方面需要先介定何謂「通關」。他指疫情發生前每日有多達60萬人次來往香港與內地,而在疫情下口岸無法應付同樣數量的人次,皆因有查看接種疫苗紀錄、綠碼等程序,關口工作量亦大增;假設每日只能處理30萬人次,配額亦有緩急之分,而這些便是公共政策制定者的責任,以及相關要考慮的問題。他指香港目前能積極做的事便是接種疫苗,以及鼓勵身邊的人接種疫苗、做好個人衞生,配合各方面的防疫措施,盡快「讓門打開」。





原圖:在滬港人同心盟、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7
好正
5
心心眼
3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

  • Happy21
    Happy21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heart:️
    • Happy21
      Happy21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sweat_smile:
      • Happy21
        Happy21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ok_han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