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確診數繼續維持在7千宗水平,政府交代最新疫情,今日(28日)本港新增7596宗確診,包括3164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的個案,而快測申報平台則收到4432宗呈報。再多149名新冠患者離世,年齡介乎43至106歲,包括20宗滯後呈報死亡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提到,近日的整體數字慢慢下降,但目前難以預料會否繼續下降或是下降速度。她又指,疫情發展與人流有關,若人流較多或會反彈。
張竹君在下午的疫情記者會上表示,近日的確診數字雖然與最高水平相比有回落,但逾7000宗個案在亦仍算高水平,雖然有回落趨勢,但是隨時會反彈,希望可以保持慢慢回落情況,或是快速回落並保持低水平。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第五波死亡個案共7358宗,年齡介乎11個月至112歲,新冠病毒死亡率0.65%。死者年齡中位數為86歲,當中包括18歲以下兒童有8名,60歲或以上長者佔96%。衞生署收到2宗中文大學醫學院呈報新冠病毒死亡個案,2人分別89及106歲,都是老人院舍院友,並沒有打針。
張竹君續指,2名死者是公立醫院轉介,當中89歲男病人本身有慢性病,3月5日快速測試陽性,3月16日轉到中大醫學院治療,3月27日已經轉陰性,他死於細菌性肺炎,醫生判斷不是死於新冠病毒。至於106歲女病人都是長期病患及腎衰竭,3月15日核酸檢測陽性,3月21日轉到中大醫學院治療,昨日離世。根據世衞分類,死亡個案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昨日新增129名確診病人離世,78男、51女,年齡介乎50至106歲。死者之中59人來自院舍,83位無打針,28人接種一針,18人接種兩針。123位是65歲或以上長者。昨日死亡個案之中50歲男病人有長期病患,家族性遺傳小腦退化症,需要長期臥牀。57歲男病人有紅斑狼瘡症,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薄血藥,以前有心臟病及血管閉塞情況。由於2人本身有長期病患,所以感染病毒後出現重症及死亡機會較大。
內地中醫專家今日到港,何婉霞相信專家組的專業知識及經驗可提升抗疫成效,協助患者的康復情況,並指相關專家會到新冠治療中心及中醫診所提供意見及分享經驗。她亦指,目前有不少長者留醫,而不少長者亦有長期病患,中醫藥則對長期病患病人有明顯幫助。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