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升中派位隨想 – 成功在己 學校為輔?
【鐵筆錚錚】升中派位隨想 – 成功在己 學校為輔?

升中派位放榜日,對不少尚未生兒育女,又或早子女早已長大成人的市民而言,感覺似近還遠,但對子女在九月將入讀中學的家長來說,今天自然意義重大。今年升中派位,七成六學生獲派首志願,意味著二成四小學畢業生現階段未能派到最心儀的中學,筆者非教育專家,謹想藉此機會分享外甥女的小故事,說不上是甚麼大道理,謹希望她的故事,可以為家長帶來一點點啟發。

「傳統名校」是一切?

筆者的外甥女兩、三年前小學畢業,想當日她的母親、即本人的姐姐,臨近放榜日的日子,每天都惴惴不安,母親的焦慮,很自然令外甥女亦受感染,原本對成績滿有信心的她,亦變得焦灼,食不下嚥。

結果到正式放榜,外甥女未能如願派到首志願的「傳統名校」,她跟筆者關係一向親密,得知結果後立刻來電告知結果,她那時的語氣,至今令人難以忘記。苦惱?灰心?失望?徬徨?無助?筆者至今不懂形容。想也沒想過,那種帶著如此複雜情緒的聲音會出自一名年僅十二歲小女孩的口!

入不了傳統名校 但也獲派好學校

是出於擔心,也是出於愛,筆者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飛奔到外甥女的學校。幸好工作地點跟學校不遠,很快已經到達,但還未回過神來,已見姐姐拉著外甥女的手衝上座駕,一問之下,原來姐姐要帶女兒去那間「傳統名校」去「叩門」,盡最後努力讓女兒入讀「心儀」學校。

詳細內容在此不贅,反正外甥女最終還是入讀其獲派的中學,而那所中學,其實亦是區內名校,公開試成績、校風、學校設備,沒一樣較那所「傳統名校」差,而更重要的,外甥女讀得開心,成績一樣名列前茅。

到底是誰「心儀」的學校

外甥女將來發展如何,沒人知道,然而筆者堅信,一個人「成功」與否,就讀的學校只是輔助,能否出人頭地,靠的始終是「自身努力」。同樣是「好學校」,是否「傳統名校」是否真的那麼重要?既然已獲派「好學校」,為何還要帶著跟家長一樣徬徨的小孩四出「叩門」,頻頻撲撲、東奔西跑?

更重要的,到底所謂「心儀」的學校,是家長所心儀,還是學生所心儀?這些,筆者作為家長,總覺得值得大家深思。中國古代元曲四大家之一關漢卿的作品《蝴蝶夢.第一折》中有一句名言:「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意思是將帥宰相等英雄人物並非天生,故此男子漢理應自立自強,自可成就功業。

打鐵還需自身硬?

成功與否,不在外在因素,最終還是靠自身努力,古人早已洞悉箇道理,也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打鐵還需自身硬」,香港家長們,孩子是否能派到「傳統名校」還是其次,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是否領略到箇中樂趣才是關鍵中的關鍵。要孩子學懂這個道理,或許,作為家長的也要改變一下自身的固有想法。

圖片來源:chinadaily.com.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