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0周年,不同媒體紛紛訪問各界社會人士,為香港作一小結,絕大部份人都認為,本港在實踐「一國兩制」時雖有挑戰及阻滯,但整體而言「一國兩制」成功落實。但是,總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喜歡不斷攻擊「一國兩制」,甚至指情況比殖民時代更差,其中一個佼佼者,正是回歸後首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這位獲殖民地政府全力扶持,任殖民地官員期間極力支持殖民政府獨裁統治香港的前高官,在辭任政府官員後「忽然民主」,甚至積極和樂意到外國「唱衰香港」;然而,聽其言、觀其行,筆者絕不認為陳方安生的說話有半點說服力可言。
陳方安生站在香港人一方?
陳方安生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聲稱,現時香港公務員士氣低落,管治每況愈下;她又自吹自擂指,自己任何時候都站在香港一方,所做的都是為了維護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云云。對於陳方安生的批評,筆者實在無法苟同,近日,有資深傳媒人在報章撰寫評論,正好印證陳方安生的言論完全不值得採信。
陳方安生是甚麼人,《末代港督》(The Last Governor)一書或許可以提供答案。書中提到,末代港督彭定康親自提拔陳方安生出任殖民地政府第二把交椅的布政司(政務司司長的前稱),陳方安生上任後,極力抗拒政府的「行政主導」受到破壞,甚至曾率領一眾殖民地高官到港督府,促請彭定康修改憲法,規定未得港督先同意下,禁止立法局提交私人議員法案,以強化政府可以高度「行政主導」。
上述事件發生在1995年,距離回歸只有兩年左右,陳方安生當時仍然堅持削減立法局的權力,辭官後換了位置、變得「忽然民主」,陳方安生是站在香港人一邊,還是站在英國人一邊?上述事件,亦解釋了為何她眼中現今香港公務員的士氣低落,皆因今日特區政府較以往殖民地政府更願意聽取民意、更樂意接受批評,在陳方安生這名「獨裁者」眼中,士氣自然會「低落」了!
評論無事實基礎 陳方安生令人失望
除了評論特區政府表現,陳方安生又批評,「一國兩制」白皮書、中央主動釋法以及人大「8.31」框架等,均顯示中央在削弱「一國兩制」云云。筆者認為,陳方安生作為極資深的政府官員,怎麼可以在評論時如此偏離事實?就以最近一次「釋法」為例,事件背景是去年十月,「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在立法會宣誓時,不但因拒絕、忽略誓言而違反《基本法》規定,兩人展示的標語和「改版誓詞」,更涉及侮辱全球華人,引起全城公憤;人大常委會才主動釋法,目的絕不是削弱「一國兩制」,而是被迫釋法守護「一國兩制」。敢問陳方安生在忽略《基本法》的規定及「宣誓風波」的背景下,作出所謂「判弱一國兩制」結論,簡直是顛倒是非,令人失望。
「一國兩制」被削弱 還是被唱衰?
近年,陳方安生、李柱銘以及黃之鋒等人都不時到外國巡迴「唱衰香港」;當然,陳太可以擁有她的言論自由,要到外國講甚麼,我們當然無容置喙。不過,當她不斷唱衰「一國兩制」的時候,她在殖民地年代又為殖民政府做過甚麼呢?她所主持的政策推動比現在「民主」嗎?陳方安生充其量只是「忽然民主」,至於她向何人負責?誰人才是她的「真老闆」,社會可謂心照不宣。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