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跑愈慢!
愈跑愈慢!

作未來預測時,大部分「專家」總會拋出「明天會更好」的理論,唯獨人口老化對經濟的研究例外——它們清一色指出未來數十年人口老化會拖慢經濟。國際貨幣基金(IMF)研究指出,(1)由於嬰兒潮要儲蓄退休,他們會減少消費,對貨品打擊特別嚴重,加劇全球製造業工人失業;(2)公共投資回報下滑,教育、公路等基建將供過於求;(3)公共、私人儲備虛耗,各國政府債券增加以至破產;整體創意、想像力、創業精神隨老化而消逝,生產力停滯不前。

HKGolden50有個研究員的姊姊在5年前出嫁,他自己則剛於去年結婚。他告訴我雖然他和家姐都是請相同的uncles、aunties,但過往幾年多了長輩退休,變得較為「孤寒」,結果他收的禮金比姊姊少了很多!他的例子反映了人們退休後消費銳減的傾向——有統計指港人退休後開支平均減少近7成。

更糟的是,由於醫生、醫院供不應求,醫療通脹遠高於整體通脹,在退休後資產有限下,港人只好通過削減其他開支來應付醫療重擔。按粗略估計,今天只有四成嬰兒潮已經歷喪親之痛;坊間亦有說一生總醫療開支七成是在離世前6個月花掉。換言之,六成嬰兒潮可能未貼身感受老年巨額醫療帳單的壓力;當他們知道香港頭號癌殺手大腸癌治療費高達75萬元——等於香港收入中位數家庭9年的儲蓄!——面對「病戲在後頭」,他們一定會儲蓄更多、消費更少。

眾多人口研究亦指出,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停滯將使對製造業、服務業的需求下滑,令全球投資回報減低。因為嬰兒潮是西方史上最大的人口群組,他們壯年時大舉買車買樓,創造大量需求,政府大量舉債為他們作基建。他們今天到老才發現「使大了」,國家及私人債台高築,臨老被迫節衣縮食。因消費減少,社會不需再興建廠房和增聘人手,自然難有高增長、高回報。經濟陷入通縮邊緣,要靠低息吊命,低息年代可能持續十多二十年。「經濟復甦等如加大息」的想法,在全球經濟一臉青春痘已變白髮的時候不再適用。

假設你是個年屆退休之齡的市民,自己投資戶口回報乏善足陳,又被家中七、八十歲兩老的醫療開支嚇壞,面對未來二、三十年生活中通脹、自己健康等不確定因素時,會如何規劃理財?當然務求慳盡一分一毫,結果家家戶戶都成為守財奴。這也許是老人國日本過去迷失20年的活生生寫照,但其實我們年齡中位數僅比日本年輕3年,他們經濟的迷失是對我們的重大警惕。

明天會更好,也許只是一廂情願;嬰兒潮一代要開始放下他們慣性的樂觀心態,接受「明天身體和生活不會比今天好」的新現實(new normal)。可幸香港尚有獨特優勢和經濟機遇對抗本地經濟需求老化,成為全球「慢人經濟」競賽中最快、最健壯的選手;但我們一定要趁中坑人口仍能有氣有力時跑快兩步、跑多兩步,盡量吸納更多機遇、需求,才可以確保年輕一代發展機會和上流力,讓下一代順利接棒,把活力香江繼續傳承下去!

原文轉載自《am730》 2013年12月30日

圖:網絡圖片

評論

  • shuyicai58@outlook.com
    shuyicai58@outlook.com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打肿了臭垃圾妖夫手脚
    • yeshugan.com@hotmail.com
      yeshugan.com@hotmail.com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relaxe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