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特區政府把握好今次的科技浪潮,讓香港經濟順利轉型,真正做到融入國家的科技發展。//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6日)公布最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以往大家的焦點會比較集中看會否有糖派,但面對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主持人就覺得大家要留意四大舉措。預算案提到本財政年度綜合赤字872億港元,即較去年的財赤估計481億元有所擴大,而預計下個財年綜合財赤為670億元,有見及此,今次預算案著重開源節流,要嚴格管理政府開支。
開源節流可以一時,但不能年年都是這樣,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才是改善香港經濟環境的不二法門,國家近年正值創科的「爆發期」,DeepSeek的新版本驚豔全球科技界,以及最近在內地掀起的人型機械人熱潮,讓大家都關注到人工智能的發展,香港當然也想從中分一杯羹。
賣地收入不理想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減省開支的力度,可以說是近年之中最大,不過相信都是很多人的預料之內,香港一直都很依賴賣地收入,不過陳茂波就公布,未來一年不會推售商業用地,又考慮部分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地,這代表了賣地收入並不理想,政府今個財政年度的賣地收入暫時只有40多億元,只及全年330億元目標約12%。
單單看賣地收入,就知道未來兩年,政府控制開支會非常嚴格,陳茂波宣布多項措施減省支出,最注目的,當然就是全體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凍薪
為公務員編制「減磅」,在26/27及27/28年度,公務員編制每年減百分之二
至2027年4月,削減約1萬個職位,相信這樣不是要「解僱」1萬名公務員
而是透過人員自然流失,不開設新崗位,短期合約過後不再續約等這些形式減少職位。
而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利得稅的退稅上限為1500元,較去年度減少了1500元
滿60歲長者乘車優惠每月限搭240程,如車費高於10元,要付兩折車費,相信會減少部分濫用情況,第3季起飛機乘客離境稅增加80港元至200港元,並研究向離境私家車徵收200港元邊境建設費,這些都是重點開源節流的措施。
除了節流,其實更重要是開源,因為開源才可以找到經濟新增長點,香港不能再依賴賣地收入,政府亦意識到問題所在,眼見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大趨勢,亦都「主動出擊」,財政預算案中針對人工智能發展著墨不少,包括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重點突破AI上游核心技術研發,加速中下游場景應用落地,同步推進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已啓動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攻關,兩條中試生產線將於2025年在元朗微電子中心完成組裝,明年投入運作,香港還將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匯聚全球頂尖科技企業、學術機構及投資方,展示AI與機械人領域最新成果,推動跨境技術合作與市場對接,財爺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重塑全球經濟中長期格局,特別是其發展已不再局限於單一技術領域,是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各產業。
香港須將科技研究產業化
人工智能肯定是未來香港經濟轉型的重點,香港的大學在人工智能學科排名在世界前列,尤如是科技大學,根據《2024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科大的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位列世界第10,香港的科學研究水平一直很高水平,但就難以轉化為創科產業鏈,所以北部都會區,以及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的發展,讓培養出來的人才可能落地生根,而相關人工智能的科技政策亦要拆牆鬆綁、與時並進,是香港建立完善的科技產業鏈的關鍵所在。
尤其是今年是國家的科技爆發期,不少一直投資發展的科創項目都有明顯的收穫,例如深度求索的DeepSeek,宇樹科技的人型機械人,甚至是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創作技術水平,也是頂級水準,絕對是香港特區的學習榜樣。
財爺的想法是乘著科技變革的大潮,政府要勇於改革、擁抱創新,讓科技創新帶來的突破,希望特區政府把握好今次的科技浪潮,讓香港經濟順利轉型,真正做到融入國家的科技發展。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