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976:全運會港隊取歷來最好成績 可愛吉祥物爆紅周邊全國熱銷

//港隊選手拼盡全力爭勝,即使有沒有獎牌,都肯定得到我們的掌聲和支持。//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港人講地》


第15屆全運會將會在21日閉幕,這屆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大灣區合辦,除了有不少激動人心的賽事,廣東文化的特色亦受到全國關注,吉祥物更加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紅。港隊作為主辦地之一,截至今天已取得8金2銀8銅,已經取得歷來最好成績,尤其是單車手李思穎以及泳手何詩蓓,個人取得了3面金牌及2金2銅。


吉祥物爆紅設計師也想不到


十五運的吉祥物「喜洋洋」及「樂融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紅,這個以中華白海豚為原形的吉祥物,周邊商品甚至「賣斷貨」,可以看到其受歡迎的程度。「喜洋洋」及「樂融融」的圓潤形象,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大灣雞」,連設計師都指,想不到「喜洋洋」及「樂融融」會因此而爆紅。十五運的吉祥物設計負責人是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劉平雲,他表示,本來設計吉祥物時,就刻意避開美食,因為知道廣東人把什麼都看成吃的,所以用海豚作為原形,怎知道最後也逃不掉。


劉平雲表示,當初在網絡看到有網友指全運會吉祥物像小雞,最初是心裡一驚,但後來自己都覺得像。他指,當初設計時就是想吉祥物以平民化、大眾化方式處理,怎知道大家將吉祥物以一個更平民化的方式傳遞出來,更將它們帶紅了。


新華社報道,在廣東中山負責生產十五運吉祥物周邊商品的生產企業,因為產品熱銷而要開足馬力趕工,毛公仔生產周期從30天縮短到10天。由此看到「喜洋洋」及「樂融融」的受歡迎程度。


除了吉祥物,在全運會的開幕式上,展現了濃厚的廣東文化特色也引起全國關注,例如一條巨大的鰲魚在開幕式空中遨遊,帶來巨大的視覺震撼,令人深刻,而原來,嶺南文化象徵之一的「鰲魚舞」,已經有600年。


「鰲魚舞」起源於明代初年,相傳是當時南下入粵的村民從浙江引入「魚燈舞」後,與當地的鰲魚傳說及民間崇拜融合,演變成「鰲魚舞」,廣州番禺區沙涌村一直傳承這個傳統。而鰲魚舞在2007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沙涌村亦在2000年獲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除了「鰲魚舞」,開幕式上的武術、粵劇、南獅及英歌,都將廣東文化特色推向全國,激起一陣「廣東熱潮」。


李思穎青出於藍成新一代女車神


這一屆全運會,港隊已經取得18面獎牌,已經是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同時更有機會再拿幾面獎牌。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港隊新一代「單車女神」李思穎,個人奪得3金,分別是女子個人公路賽、女子全能賽,以及與梁穎儀一同勝出女子麥迪遜賽。而李思穎連同「十四運」,個人奪得4面金牌,成績超越師兄黃金寶,可說是青出於藍。而在獎牌榜貢獻最多就是港隊金牌游泳手何詩蓓,目前已取得2金2銅,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全能。


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分子,與廣東嶺南文化一脈相承,全國乃至全世界一起見證灣區城市成功聯手舉辦大型賽事,讓大家感受到非常自豪。而港隊各個代表選手,都拼盡全力爭勝,即使有沒有獎牌或成績怎樣,都肯定得到我們的掌聲和支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