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930:在韓志願軍烈士走了70多年回家路 以國之禮致敬英雄不朽!

//當年戰場上最多的遺言就是「帶我回家」,這是老戰士銘記一生的囑託。//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港人講地》


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9月12日在遼寧瀋陽舉行,港澳台師生代表也獲邀參加這項儀式,而烈士遺骸安葬儀式,翌日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


據報道,南韓方面此次向中方移交了30位志願軍烈士遺骸及267件遺物,並由我國空軍「運-20」專機從南韓接回至遼寧瀋陽。對於這班烈士來說,「回家」的路一「走」就「走」了70多年,到底有多艱難呢?


197653——永遠牢記這個數字


1950年6月25日,北韓被指越界入侵南韓,雙方揭開戰幔,韓戰正式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派兵進行武裝干涉,發動了對北韓的全面戰爭,並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國和北韓邊境,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


為了保家衛國,打著「抗美援朝」旗號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有290萬中國志願軍將士先後奔赴戰場,在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時間裡,面對具有現代技術裝備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共有197653名志願軍戰士戰死沙場。由於當時戰事緊張,這些烈士的遺骸,除少數運回國內安葬外,大都就地掩埋,處理戰友的戰士們來不及標記掩埋地點,便要轉移陣地,這無疑加大了遺骸搜索的難度。


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家從未忘記這批長眠異國的英烈們,中國和南韓兩國領導人在多個場合多次談及這個議題。2013年,兩國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決定每年將新近發掘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遺物分批運返中國。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遺骸,就從南韓仁川踏上回家之路。


一段穿越時空的廣播


自2014年起,中國和南韓已經交接了12批烈士遺骸,越來越多的英烈陸續回到祖國,而這次我國迎接英雄回家,當中都有不少細節令人動容,例如:首次派出4架「殲-20」護航、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以「過水門」最高禮遇迎接、瀋陽街頭3500面紅旗綿延近30公里……每一個細節,都是國家對英雄最深厚的敬意,是人民對先烈最熾熱的思念。


至於最令人潸然淚下的,相信就是接運烈士遺骸回國的「運-20」專機,飛行員在機艙內對烈士那段穿越時空的廣播,就讓我們在此花些時間重溫一下:


「異國埋忠骨,山河盼英魂。70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先烈拋灑熱血、以身許國,譜寫了雄壯史詩,鑄就了不朽豐碑。各位先烈,祖國沒有忘記你們,人民沒有忘記你們,歷史沒有忘記你們。今天,我們承載著祖國和人民的期盼,承載著親人與戰友的思念,接迎英雄回家。向英雄致敬!」


這段廣播,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戰士精神的傳承。英雄的定義從未因歲月流逝而褪色,民族記憶從未因時代變遷而模糊。


老戰士迎接戰友「回家」


翻查過去一些媒體報道,一些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回憶,當年在戰場上聽到最多的遺言就是「帶我回家」,所以這也成了老戰士們銘記一生的囑託,每年也會到現場迎接戰友回家。今年也不例外,一群身穿老式軍裝、頭發花白、平均年齡超過90歲的老戰士,早早來到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待著戰友的「歸來」。


那麼,老戰士們有什麼心底話,想跟「回家」的戰友說?96歲的老戰士程茂友,就將我國九三閱兵的受閱導彈照片,擺在戰友墓碑前介紹說:「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導彈!」93歲的王鐵軍含著淚說道,「曾經,我們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戰勝了敵人,今天不一樣了,我們有一流裝備了!戰友們,你們的夢已經圓了!」他們許下新的約定,明年,他們還要來接戰友回家。


迄今交接1011具烈士遺骸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自2014年以來,中國和南韓迄今已交接烈士遺骸1011具。截至目前,通過DNA鑒定等技術手段,已成功為28位烈士確認身份並找到了他們的親人。


75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們對英雄的崇敬從未改變。英魂歸來,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追憶英烈、致敬英烈、學習英烈,絕對值得提醒我們年輕一代,效法他們的犧牲和奉獻精神!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