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後政改」時期的選擇
香港在「後政改」時期的選擇

於「一國兩制」的大原則下,縱使中央賦予了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權利,但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其實仍然非常密切。依據基本法規定,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特首及主要官員由中央政府任命,向中央負責。這樣的政治現實和憲制關係就決定了,香港必須與中央保持良好和緊密的溝通關係,本港的繁榮穩定才會得到最大的支持和保障。相反,如若香港與中央的關係惡劣,對本港的經濟民生則是很不利的。

令人遺憾的是,回歸18年來,反對派卻一直無視中央的權威,不斷破壞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煽動兩地居民的矛盾,多次提出背離甚至踐踏基本法的政治主張,這算是維護港人利益的表現嗎?一個真正關注香港整體利益、向社會負責的政團,到底應致力於促進兩地互信、深化香港與內地的關係,還是不斷從中作梗、挑起仇恨矛盾?筆者相信所有客觀務實的市民都心中有數。

在「後政改」時期,中央與特區政府多次強調香港應重新聚焦於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筆者是完全同意的。但社會各界亦應認識到,香港與國家的關係密不可分,任何經濟發展和民生政策,如得不到中央的支持和認同,必然事倍功半。更何況,國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潛力巨大,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的同時,隨着「一帶一路」偉大策略的推進建設,過程中更是機遇無限。若本港社會無視內地的發展機遇,逆風而行,或者拒絕投身國家大戰略的棋盤,身處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香港又怎能不落後?

曾經有官員說過,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全國最開放的地區,很可能會成為外國勢力對抗中央和擾亂內地管治的政治基地。但另一方面,正正由於香港是全國最開放的地區,亦有獨特的條件成為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只要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香港必定能夠跟隨國家的發展腳步而逐步壯大,共享國家持續發展所帶來的附加紅利。相反,如香港缺乏政治自覺,淪為反共反華勢力的政治打手和棋子,則香港不僅作為國際經濟中心的地位勢將難保,更遲早被不斷邊緣化。香港已折騰了多年,不能再走錯路子了。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5年8月18日

原圖:afinance.cn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