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爭人才 港遜星洲內地
創新創業爭人才 港遜星洲內地

近幾年到過內地不同省市參觀考察,年間的進步,不止於市內龐大宏偉的建築群,人們的思想行為,也有很大的改變。今年到過華東長三角幾個大城市和鄰近香港的深圳,都可以見證這種變化。深圳的一位副市長就曾拋下這一句:「香港人應該重新認識深圳。」

表面講創新 實是爭奪人才戰

無論長三角還是珠三角,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創新和創業。但無論創新和創業,都是圍繞着年輕的一代。這些地區的省市政府,都有不同的支援平台去協助年輕一代創新創業。而他們的目標,也不局限於自己省市的年輕子弟,就算其他省市地區的青年專才,又或者留學外國的學生,他們也無任歡迎,所以在創新創業政策的背後,也是一套人才爭奪的鴻圖大計。就算是剛剛建國50年的新加坡,過去都是靠政府牽頭,官員下海去創辦企業,但近年也是颳起一片創業熱潮,政府也是出盡政策,去鼓勵新加坡的年輕人創新創業。

社會貧乏谷創業 美國靠「夢想」

青年人創新創業,除了政府的政策推動和配套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年輕人本人。雖然每個年輕人的興趣和素質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但如果講創業風氣,那就不是跟個人的興趣和素質有關,而是在於社會的氛圍和文化。在這一方面,香港明顯比內地省市,或起碼長三角和珠三角差,甚至比新加坡差。而諷刺的是,香港上一代艱辛創業時,內地和新加坡還是靠政府籌謀策劃的「國企」年代。

一位曾經協助香港年輕人在深圳創業而取得亮麗成績的大學教授分析過,香港其實是具備相當良好的創新創業條件。因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財富累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富裕社會,又或者起碼超越了小康社會,尤其是華人社會,財富是透過世代累積。上一代打拼多年之後,對下一代提供了最優良的教育,而在經濟上也可以給予相當的支持。當一些年輕人不必為日常生計煩惱奔波時,其實就是最有條件讓年輕的一代去實踐其個人夢想。創新創業,也是有了一個基礎和動力。

當然,這位教授的分析是代表一種觀點,而持另一類觀點的也大有人在。施永青則反其道而行之,認為貧困匱乏的年代,才更可以激發起年輕人的創業雄心。其實這兩種講法並不互相排斥,而也有大量事實根據。以香港為例,戰後的貧困,正孕育了大批的創業先鋒。但反觀今日的美國,早已踏入富裕社會,但創業創新的勢頭,比往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種並存的事實,其實可以解釋創業的動力來源。在貧乏的社會,創業的動力來自謀生;但在富裕社會,創業的動力則來自夢想。

社會趨政治化 安居夢不再?

對於香港年輕一代的夢想,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演繹。但社會的潮流和氣氛會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年輕人其實也是社會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也有其年齡段上的個性特質。當社會的氣氛是趨向泛政治化,又或者受到某些政治思潮影響時,年輕人自己也很容易受到感染。但如政治和社會運動氣氛澎湃時,年輕人往往被推上浪頂做前鋒。當他們心中的夢想是置業安居、加薪升職時,他們參與這些運動是不是對症下藥,還是文不對題,他們冷靜下來,自有分曉。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5年8月14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