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有句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不過,在60年代的中國,西出陽關,你會遇見很多故人,他們都是響應國家號召,從全國各省市湧到新疆,加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援邊疆開發的青年人及專業人士。
之前兩集聲音專欄,我們說過兵團開荒劈石的奉獻故事,其實,兵團人不只搞基建,路修好了、廠建好了、樹植滿了,但援疆的使命未完,他們還要育人,還要授人以漁。
解放前的新疆,百姓以放牧為主,牧民以天作被、以地為家,故孩子上學,牧民生病看醫生,都是難題。
70年前,王震將軍率領部隊來到這片人跡罕至的荒原上開墾,改善了基本生存和生活問題。1958年,王震將軍指著地圖上俗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腹地說:「我們要在這裡為南疆人民建一所大學!」然後,世上唯一一座建在沙漠裡的大學「塔里木河農業大學」就這樣動工了。
對於貧瘠地方,輸血不是長久計,要懂得造血,新疆才能長治久安。於是,國家決定在沙漠建一所大學,培養「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人才。
大學雛型很簡陋,先挖出一個可容身的地窩子,首批大學生就來報到。黑板掛在胡楊樹就成了講堂,學生一邊開荒一邊學習。
校舍自己蓋,糧食自己種,教具自己做。師生挖地為房,編麻作蓆,石灰做粉筆,墨水瓶製成煤油燈……
不少新來的師生一入夜就在胡楊林迷路,全校師生提著馬燈傾巢而出尋找。漆黑大漠裡的尋人燈火,成了這段燃情歲月最常見的風景。
閻春雨是資深梨子專家,1961年從黑龍江來到塔里木大學任教。15年堅守梨園,終於研發出以庫爾勒香梨雜交出來的優質、早熟、耐儲藏的梨子新品種「新梨7號」。
這裡不僅有像閻春雨這樣的梨子教授,還有蘋果教授、麥子教授、棉花教授、羊教授、馬教授、播種機教授、收割機教授……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專家學者,來時風華正茂,今天已滿頭白髮。
有位來自上海的老教授有次回到上海老家參加學術交流,主辦方安排了舒適款待,並印發大量珍貴學術資料供大家參考。
老教授找來主事人,說明自己是來自資源匱乏的塔里木大學,提出不享受款待,想換回多要幾份重要學術資料的請求。
老教授的要求感動了所有人,主辦方立即滿足他的要求。但因拿的資料太多,返航時,老教授的行李超重了。兩難之下,他毅然把上海家人給他的特產及保健品全部扔在候機大堂,珍貴學術資料一份也沒落下,全塞進行李箱帶回新疆。
還有研究微生物學的張利莉,1983年在塔里木大學畢業後,到武漢唸了碩士和博士,再到美國及日本當訪問學者。東京大學想留住她,她說:「我要回新疆,國家需要我,大漠裡有我的學生,我必須回去。」後來,張利莉更當上塔里木大學的副校長,直至退休。
塔里木大學最初只是一所帳篷大學,全校只有19個教師和500多名學生,簡單分了農業經濟、農學、水利、農機、會計5個班。
由幾個帳篷5個班,發展到今天在校學生3萬多,教職員1500人,16個學院、92個本科專業、還有碩士博士生。建校至今,九成以上畢業生都留在新疆。
沙漠學府也由最初的農業大學改名為「塔里木大學」,由「農業院校」擴大成「綜合院校」,由「輸血引才」發展成「造血育才」。
讓事實做證,讓歷史說話,這荒漠到底是被救活了?還是被滅絕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塔里木大學網站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