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章】香港須認真打造安全城市
【獨家文章】香港須認真打造安全城市

聖誕夜又稱平安夜,反映人們對平安的永恆盼望。然而,不幸地,對很多辛勤勞動的香港人,生命卻是朝不保夕。在香港,每星期平均有約五名工友因工致死。加上頻頻發生的交通意外、不時發生的塌樹事件、高空擲物事件等事件,大大打擊香港作為安全城市的聲譽。 


十二月十三至十六曰(星期二、三、四,五),每天都有奪命工業意外或職業意外事件。星期二何文田的一個在進行裝修工程的住宅單位發生了工人下墜事件,一名42歲搭棚工人死亡;星期三在油塘的一個建築地盤,發生了一樁工字鐵擊傷一名工人致死事件;星期四葵涌貨櫃碼頭又發生了一宗爆炸事件,一名工人喪生。星期五在東涌發生了一宗龍運巴士撞到密斗貨車及客貨車意外,造成兩名在馬路上掃樹葉的工人死亡。 


這看似「很不幸的一周」原來竟是尋常的一周。據勞工處的數字,在2021年因工死亡的數字達263。除以52個星期,得出毎周平均有逾五工人死亡。用特首李家超的說法,冰冷的統計數字背後是悲哀和淒苦,我們於心何忍?我們的確要認真地重建工業安全和職業安全的有效保障。 


早前筆者建議若有僱員死於工業意外,應設最起碼和強制性的百萬元賠償而毋須證明僱主有疏忽或其他過失。唯有如此,僱主才會有力保僱員安全的積極性,否則會傾向「博一博,賭運氣」。早前因承建商「精進建築」相關公司涉及兩宗嚴重意外,導致4名工人身亡,勞工處突擊巡查相關承建商位於全港的建築地盤,三日內3日共巡查13個建築地盤,發出55張敦促改善通知書和21宗檢控,突顯在現時低罰則和可爭辯已做了合理的預防意外措施下,已出現「博一博,賭運氣」的現象。統計數字顯示自2015年至2021年,因工致死率由每千人0.068大升至每千人 0.091。 


顯然,工業意外的僱主是企業,比其他職場(如家庭僱用傭工)意外的僱主賠償能力高得多。是以筆者建議修改僱傭條例,引入起碼和強制性的二十萬元賠償。這些強制性的賠償,除了大大提高僱主保障僱員安全的積極性外,還可在不幸事故發生後即時為受影響的家庭提供財政上的支援。 


香港要打造安全城市,除了上述措施外,還須大大改善道路設計和路標。不少意外的發生,可能跟司機不熟路而路標卻不清晰或位置欠妥有關。此外,自從2010年發展局設立了號稱「樹木辦」的「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後,塌樹致死事件仍不斷發生。究其原因,同樣是「博一博,賭運氣」的心理作祟。就以大埔林村10月發生塌樹致命意外為例,明明有人舉報,多個政府部門卻或稱「唔關佢哋事」;即使後來地政總署指示承辦商作出報告及移除塌樹,承辦商視察後並評估樹木屬高風險,承辦商和署方不單沒有即時移除,連可以減低風險減少傷害的行動什麼都沒有做,實在難以理喻。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