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金融戰」 香港變磨心?
美中「金融戰」 香港變磨心?

上月底,中美就中概股(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達成審計協議,允許美國監管機構人員到中國內地或香港審核公司會計底稿,「平息」了兩國十多年來的審計爭拗,一百多家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中企暫且避過退市危機。不過,在執行細節及程序上雙方各有說法,恐怕會再生枝節。據報,美方已選擇香港作為首次審核的地方,並於本月中抵達,而今趟的成敗對協議往後能否順利推進至為關鍵,對香港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美方來港審計中企財務底稿


中美審計爭執核心在於美方是否有權直接查核中企的敏感財務資料,中國認為涉及主權及國安問題,底稿應存儲在境內而拒絕讓步,雙方因此爭執不斷。事實上,問題是源於2001年,美企能源公司安然因會計醜聞爆煲破產,其後美國加強了監管,賦予審計機構權力對在美上市的世界各地企業進行財務核查,雖然2013年中美達成協議,但因許多大型上市中企尤其是石油公司及龍頭科企掌握着戰略性大數據,中國而未有完全開放於美方,故成為爭拗的關鍵焦點。


大國分歧固屬正常,但自特朗普上台後,美中關係急速惡化,美國2020年推出針對性的立法,限定外資企業3年內提交全部財務資料審查,否則將被交易所除牌。而拜登繼任後延續抗中政策,中概股被迫撤離,選擇藉公司私有化避難,又或回歸A股及轉投香港作第二上市,為本港壯大金融中心帶來機遇,掀起一波港股上市潮。目前,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達二百多家,總市值高逾一萬三千多億美元,迄今已有百多家中企列入核查之列,當中更不乏各行業的龍頭企業。


香港既是挑戰亦是契機


無可否認,中美審計協議來之不易,但似乎不予人信心,皆因要真正落實執行不易。據雙方的公布,重點說法頗有差異。一方面,中國證監表示美方須通過中方監管部門獲取審計底稿等文件,並在中方參與及協助下方可對會計事務所訪談查詢。另方面,美國則強調擁有獨立的自由裁量權,亦可自由選擇直接與任何中企的審計公司人員面談取證。表面看來,中方並未有放棄籂選資料的守門主動權,而美方也強調可不受限核查任何底稿,這種矛盾大有可能在程序執行上再產生衝突摩擦,最終能否有成果變數不少。


當然,美方今趟首次進行實質審計,能否取得成果相信還要看中美關係想如何發展。美國遏華已難逆轉,但若是短期美方有所求,大可採取「簡易」方法,選擇不太敏感的中企進行審計,過過場面作為下台階。相反,若是自找「繁複」之途,揀選所針對的敏感公司,相信中國亦不會應允,討價還價過程中加劇摩擦,香港作為中企境外上市大本營,也將成為磨心,當非香港之福。況且,中國證監會因應中概股退市的潛在衝擊,加強了與歐洲市場聯繫,近期多了中企赴德國、瑞士及英國上市,間接搶了香港的生意,成為香港的挑戰。


美國選擇以香港作為首次審計中企財務底稿的地方,認同內地企業財務底稿移到香港審查,意味美國對香港仍具信心,這與美官及美媒所渲染的「香港已死」大相逕庭。無疑,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獨立司法體制和健全金融監管制度獲國際認可,香港應藉美國過來港審計之機,積極宣揚「一國兩制」的優勢,鞏固並深化中國境外中介聯繫人的角色。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7
好正
9
心心眼
2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