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美國和聯軍對伊拉克發動猛攻,美軍在短期內取得勝利,推倒薩達姆政權,但持續多年的內亂和恐怖襲擊,令歷史學者認為,伊拉克戰爭肯定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戰略失誤之一。對美國而言,伊拉克戰爭導致近4500名士兵死亡和3萬人受傷,耗資超過1 兆美元。對於伊拉克人民來說,代價要高得多。在戰事中,超過10萬名平民在衝突中喪生,另有逾200萬人在其他國家尋求庇護。中國以不參與這場不義之戰來贏得十多年的崛起。在這期間,中國亦通過為發展中國展示經濟「軟實力」向世界版圖前進。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承諾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儘管特朗普稱“貿易戰是好的,而且很容易打贏”,但中美貿易協議的最終結果反而嚴重損害了美國經濟。
研究發現,美國公司主要支付美國關稅,成本估計接近460億美元。關稅迫使美國公司接受較低的利潤率,削減美國工人的工資和工作崗位,提高消費者或公司的價格。中美間的貿易戰,誰是最終的贏家顯而易見。
東升西降大局已成
美國在反恐戰爭和貿易戰上的差失令中國基本上能安然度過近20年,東升西降的大局已經形成。即使美國悔不當初,甚至在近日多番制裁中企、調整印太策略亦無濟於事,世界格局的形成並非單一人為因素可以主導逆轉。
如今出現改變21世紀世界格局的一大因素——俄烏戰爭,可以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由中俄兩國大力提倡的金磚國家(BRICS)的態度十分明顯。
中國外長王毅強調中俄友誼「堅如磐石」,「在時機成熟時將參與調解」;其餘的金磚國家亦表示中立。
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2月曾在莫斯科訪問俄羅斯總統普丁,他在戰爭爆發後表示,將在烏克蘭危機中保持中立。博爾索納羅說,巴西從俄羅斯購買了大部分化肥,他不希望該國的經濟受到戰爭的影響。印度同樣在國際場合上保持中立。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為他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中立立場進行了辯護,呼籲兩方進行談判,而不是對俄羅斯譴責。
金磚五國占世界人口約42%,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事的表態能抗拒由西方主導的輿論攻勢。王毅在日前稱,2022年中國將擔任金磚主席國,主催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而全球治理將進入「亞洲時間」。
由於有中俄的參與,預期金磚國家峰會對烏克蘭局勢將發出與西方不同的重要定調。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製裁俄羅斯,引起的能源危機和糧食、物流斷絕,主要由歐洲甚至全世界普羅大眾承受。面對金磚五國的態度,美國極為希望中、印和巴西等國可以同時倒向西方,孤立俄羅斯。金磚國家間的合作互助已是歷有年所,美國沒有能力以經濟恫嚇手段令金磚國家倒向西方,同為一線。
近20年來,在美國外交和軍事有差失之時,中國已經儲備了一定的外交資源,金磚國家間的經濟關係千絲萬縷,一時難以棄之。對於中國,所謂關稅甚至制裁,官方和民間早已司空見慣。若然希望西方世界不會進一步陷入糧食、能源、人道和嚴重通脹危機,美國應對金磚國家間的互動拭目以待,否則受害的不單是千萬烏克蘭百姓,而是世界的普羅大眾。
原文轉載自《南洋商報》 2022年03月13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