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崔景恒
政府日前宣布延長1月5日公布的防疫措施,即有關措施延長至大年初三,而同樣決定取消期間的大型活動,包括年宵花市。政府一刀切取消大型活動看似有理,但事實上取消年宵花市卻絕非明智之舉。
作為中國人,農曆新年是頭等重要節慶和不可或缺的習俗,即使大家苦苦抗疫兩年,但大家也會盡最大可能在兼顧防疫下歡渡佳節。即使減少外出拜年,但也希望最少限度安在家中作簡單佈置,以年花、揮春點綴家居也是人之常情的應有行為。在家家有求的情況下,儘管政府將年宵花市關閉,不過只要現在大家嘗試前往旺角花墟,便可感受到市民大眾對於年花的需求,現時尚未年近歲晚已人頭湧湧,若更接近農曆新年,情況如何可想而知。回想去年,政府對年宵花市「先取消後復辦」,原因之一便是害伯花墟聚集過多人流不利抗疫,如今旺角花墟的情況「虛冚」,事實上也是政府意料之內,更讓人不解政府今年為何認為取消年宵花市有助抗疫。
如食肆一樣,儘管禁晚市限人數,讓業界叫苦連天,但若然犧牲是有價值,有助抗疫,也可能讓業界在疫境中找到一點半點安慰寄托,但政府如今以取消年宵花市換來花墟的「虛冚」,檔戶和花農的犧牲又有何價值?相反,政府若透過如去年般的人流管制、要求檔戶檢測和接種疫苗,限制花市檔數、距離等等,卻反而將疫情管控在自己手中,與檔戶,市民絕對三贏。
事到如今,如若像去年般又取消又復辦,會否對檔戶和花農再帶來二次傷害也難以估計。只望政府除了發放特惠金外,也必須注意現時特惠金金額為檔租一半的話,變相部份檔戶若只以數百元投得攤檔,則只有數百元的特惠金,完全無助補償損失;同時,取消年宵花市導致重創本地花農,零售點減少衝擊銷路,政府也不應在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中遺忘花農;最後,政府也應善用現有網上平台,以及協助業界尋求以電商模式銷售,而在疫情消退後也應協助業界推廣花卉。總括而言,比起資助,檔戶和花農相信更加重視自力更新,望政府必須努力提供協助,減少疫情對行業帶來的影響。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1****52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