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自由行矛盾的假象
破解自由行矛盾的假象

「自由行」、「一簽多行」和水貨客,是當前社會最熱點的議題,早前已有本土團體借故在多區發動違法暴力衝擊,而特首和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都準備在兩會期間與中央官員商討,以及擬訂提案,「一簽多行」封頂、「自由行」限點,勢將成為兩會港區小組的頭號議題。

自由行引發矛盾

2014年,共有6084萬人次旅客來港,其中78%來自內地。對於只有780萬人口的香港來說,大量湧入的訪客為香港製造不少社會成本,例如推高商舖租金和物價、阻礙交通、水貨、文化差異等問題,引發牢騷和抱怨實屬正常。

平情而論,香港是一個典型的小型經濟體和自由港,再加上「兩制」的特殊性,致令在「一國」之下,具有微妙的吸引力,成為內地居民的外遊首選,但卻因受限於幅員狹小,香港接待旅客的承受力難以同步擴張,由此形成樽頸矛盾。

去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已在北京向港區人大表示,不能忽視香港接待旅客的數量產生的問題和矛盾,督促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牽頭,與國家旅遊局及特區政府研究旅客承受量。

至於香港相關部門,亦曾就「擬縮減內地旅客自由行人數」的議題展開討論,但卻遭遇眾多反對,至今尚未有成型政策出台。

然而,隨著社會矛盾激化,從容應對、從長計議的空間已日漸縮減,當局務須以果斷手段,展示解決問題的決心。事實上,行政手段的「封頂」和「限點」,都能產生立竿見影的功效,但由此所引發的後遺症,可能遠比今天的矛盾為嚴重。因此,要正確解決自由行矛盾,當局先須破解三個假象。

破解三假象

第一,破解禍由自由行起的假象。

有關自由行衝擊香港市場的觀點,其實只是一種表面假象。首先,香港的製造業早已外移,金銀珠寶、手袋皮具、奶粉、iPhone等商品,全是從外國進口,一件也不曾在本地生產和加工,香港只是以自由港身份,在全球供應鏈中,作為自由貿易的其中一個中轉站,沒有內地買家,香港市場就有入無出,規模大幅萎縮。況且,商品既是「世界供給」,目前的矛盾只是源於一時間未能對驟增的內地需求,作出適當評估和預備,調整只是時間問題,而時間成本亦是自由市場的基本內容,不應過分誇大和妖魔化。

第二,破解反水貨客運動成功迫使政府面對問題的政治假象。

多個本土團體近期接連以預告方式,透過網上號召在多個地區進行所謂的「光復」運動,以針對水貨客為名,其實是意圖將「後佔中」的「鳩嗚(購物)」行動「借屍還魂」,在不同地區製造不安,引發混亂,從而在激進派中樹立威望,攫取政治本錢。因此,將政府實事求是,並且早已研究的課題,轉化為少數激進派的行動成果,不但扭曲事實,還會形成「惡人有功勞」的亂象,香港的政治亂局恐將更難收拾。

第三,破解過分依賴內地旅客的經濟假象。

自由行確為香港的零售和旅遊相關行業帶來不少商機和經濟利益,但近幾季的零售業增長急速放緩,尤其是奢侈品銷售低潮,已逐步為這行業發出重大警號。

特別是在「後佔中」的去年12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478億港元(約383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同期同比下跌3.9%。這是2003年中國推出「自由行」政策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聖誕檔期,值得大家深思和警惕。然而,自由行的出現卻令本地旅遊業長期且過分地倚賴內地旅客,這現象其實是絕不健康的,加上內地旅客的平均消費已減少,現在是適當的時候吸引更多海外高級旅客,提高零售和旅遊業的增值能力。

自由行的調整,並不是香港市場環境趨差的一個孤例,而是一個縮影。畢竟,封頂或限點,都不是政策尺度的問題,而自由行博弈背後的反市場力量壯大,一種背離自由開放根基的情緒,以致離間內地與香港關係的陽謀,卻讓香港的未來處於一種顛簸不定的狀態,大家必須正視。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15年2月27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