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廣播 未來6大發展新方向
香港公共廣播 未來6大發展新方向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近月新聞界及公眾皆關注香港電台部分高層和資深監製辭職。客觀而言,從傳媒機構轉型的角度,這或許是改革港台之唯一出路:因為公務員乃「終身受聘」的一種職業,跟商業營運傳媒最大分別,是港台「長約」公務員若不能配合節目內容或製作方針轉變,政府作為僱主既不能直接裁員,亦難調配傳媒人到其他部門,從事性質截然不同之公務,故部分不肯轉型員工自己呈辭,縱令人力資源流失實屬可惜,卻是剩下來的必然結局。


有輿論認為,引發港台部分資深員工離職,是強行迫令此公營廣播機構「去政治化」或「硬撑政府」的後果,然而此說法並不準確:傳統學術研究就公共廣播功能之普遍共識,是透過提供私營媒體未有提供的節目內容,而令傳媒生態更多元--隨着社交網絡崛起引致政治KOL氾濫,不論立場藍黃的傳媒,基本上均以狠批政府為主。這情況雖可理解為官員辦事不力而導致兩面不討好,但更大可能是因為網絡言論往往追求激進而負面聲音,藉以吸引讚好及廣傳。


加強節目內容多元化 服務市民 


正因如此,本港公共廣播機構即使毋須支持政府,卻有必要為市民提供更多角度,包括多解釋政策原委,而沒需要介入藍黃兩派之間的政治爭拗。宏觀而言,為求讓公共廣播的內容更多元,港台一方面要製作更多時政以外的其他類型節目,另一方面亦必須突破過去那種因循的節目規劃模式。


固然會有人質疑:港台不是一直有製作政治話題以外的內容嗎?但從資源調配角度,港台在投放人才和資金方面(無論是製作還是宣傳費),多年來明顯側重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故從內容多元化角度,其他類型節目的製作和支援均明顯不足。內部甚至有聲音認為,製作其他類型節目的單位,今次乃受一小撮政治立場激進的員工拖累。


須突破因循文化 積極變革創新


與其說港台受政治打壓,更切合客觀現實之說法,當是因機構老化而故步自封,除了製造政治熱話外便黔驢技窮,難以吸引受眾注意,這亦解釋了為何長期側重新聞及公共事務。值得注意的是,港台守舊並非僅限於節目製作,而是貫徹整個機構流程,形成一種因循文化:例如今年2月發表的《香港電台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便指出「各分部自行管理其所屬業務範疇的重要資料。盡管使用了資訊系統,但日常運作仍繼續產生大量的紙張」,更匪夷所思是「某些部門的會計程序仍然是使用人手及並非電腦化!」在今天全面數碼化的世界,遑論不斷融合新科技的傳媒行業,還用人手入數肯定極度落後。


打造具公信力 公共衞生傳訊網


當然,不願意變革的舊人走了,只代表阻力減少,並非等於機構能自動更新。從積極創新的角度思考,港台並非只得目前坊間不斷抹黑的「維穩」一途,而至少有6種因應當下形勢而秉承公共廣播社會責任的發展新方向:


(1)歷史檔案紀錄--上周有聲音批評,港台不應刪除於Facebook和YouTube等平台上架超過一年的影片,不接受港台社交網絡要跟官方網站一致「只提供12個月節目重溫」的做法。與其予人「消滅歷史」之口實,港台應展現魄力,短期內全面數碼化過去數十年塵封的錄音帶和錄影帶,再跟政府檔案處及香港電影資料館合作,讓公眾得以借閱這些用公帑製作的歷史檔案,也對學術研究有幫助。


(2)推廣藝術文化--隨着西九文化區逐步落成,特別是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即將開幕,香港有必要盡快訂立一個長綫藝術文化教育計劃,而最理想的負責單位實非港台莫屬:因為香港電台第四台既有悠久的藝術推廣傳統,亦深諳傳媒運作,必定能與西九管理局和康文署相輔相成。政治與藝術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港台若能把社會的政治燥動昇華,提升人民修養,那就更是一樁美事。


(3)公共衞生傳訊--依照目前形勢來看,抗疫肯定是場持久戰。要避免市民因為抗疫疲勞而疏於防範,以及就未來出現的變種病毒和疫苗,向港人提供最新資訊,港台全台上下絕對有能力打造一個具公信力的公共衞生傳訊網。誠然,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並非為幫助特區政府,協助市民步出疫境,亦可視為公共廣播的應有之義。


直播學界賽事 增年輕人歸屬感


(4)新聞核實查證--港台作為以公帑營運傳媒,某程度上超然於商界之市場運作壓力,至少沒有廣告或訂戶數量目標。與其跟私營傳媒鬥快,倒不如鬥準:在假新聞和誤導信息氾濫的今天,港台可運用本來側重於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的實力,反過來監察本港各新聞平台(包括網絡媒體)有否誤導受眾。畢竟私營傳媒難以花這樣的人力物力fact check,亦多數不願意批評行家,故港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倒能中立不倚,以正視聽。


(5)學界體育網絡--世界各地的公營廣播機構都在思考,如何跟年輕一代建立關係。港台不妨運用現有資源,直播香港全部學界賽事,並同時訓練學生或剛畢業的年輕人為體育評述員,以專業有系統的運作方式,彌補目前大部分校園電視台之不足。反正商營傳媒認為此舉無利可圖,港台便可獨家以此渠道發掘台前幕後新人,加強全港學生對傳媒運作的認識,以及對港台的歸屬感。


拓大灣區資料庫 包括生活資訊


(6)大灣區資料庫--盡管今天仍有很多港人抗拒粵港澳大灣區,但實情是此乃國策,避無可避、不得不理。既如是,港台應運用作為「官台」之優勢,製作港人該盡早認識的大灣區生活資訊(像在內地如何求醫),節目不應一味唱好,反而要提醒回內地或會遇到的陷阱之內容。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1年5月10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好正
4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