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霸權 恐影響民主發展
美科技霸權 恐影響民主發展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後真相」年代代表人物特朗普(Donald Trump),本星期終歸要下台。卻原來,在後真相之後,還有另一真相:曾以為使用Twitter便能呼風喚雨,可是在科技霸權面前,也做不了甚麼--不接受選舉結果,仍可向各法院上訴,但社交網絡帳戶被封,縱是堂堂美國總統亦只能慨歎沒奈何。


社媒帳戶被封 美總統亦歎奈何


某程度上,「科技霸權」一詞,也確實充滿後真相色彩--所謂post-truth,廣義來說就是立場各異或抱持不同價值觀的人,對客觀事實和基本定義也沒有共識,所以無從進行討論、甚至對話。依此框架分析,則當今中美對「科技霸權」的定義幾近南轅北轍:中國探討科技霸權,主要是透過官方媒體,批評美國政府在全球打壓中國研發的5G和人工智能技術;至於美國分析科技霸權,則是以哲學家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的「文化霸權論」為基礎,認為科技巨擘成功在群眾中塑造出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讓他們甘願被社交媒體剝削,藉以維護政權。


在後真相世界,我們無可避免地要同時接受以上中美兩國關於「科技霸權」的定義,然後才可找出由此衍生之問題,繼而發掘答案。從解困角度,中國對科技霸權的憂慮比較表面,而且拜登(Joe Biden)上台之後,美國的打壓力度必定轉變:如上星期四,候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德澤(Brian Deese)出席全球最大型電子科技產品展覽時發言,就已表明新政府的創科發展政策,將以刺激國內科技投資及消費(Buy American)為主軸,又指中國雖然是美國本世紀的最大競爭對手,卻不會以開徵關稅和禁止出口作為打遏手段,並承諾重啟多邊主義。


相比之下,目前全球關注,尤其西方學者普遍擔心的,主要關乎美國科技霸權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如何影響民主制度長遠發展。就以特朗普最常用又最多追隨者的Twitter為例,Twitter的確把特朗普那種操控民粹的政治手段發揮到極致,但在特朗普以「推帖文來治天下」之同時,Twitter本身的政治影響力亦大幅擴張--當中最明顯的轉變,是向來相對保守古板的歐盟官員,也慢慢跟隨特朗普天天以帖文宣布國策的方式,變成直接發tweets取代官方聲明,包括脫歐談判期間的許多重大決定。


助特發言 Twitter大到不能倒


從這個角度看,Twitter實際上已經等同許多國家的「外交部發言人」。而在美國本土,Twitter亦透過協助特朗普「發言」來維護政權,令自己獲得經濟及政治方面的巨大利益,成為「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超大型企業。至於Facebook及Google之流,也是利用自己用戶眾多來爭取政治影響力,遂成科技霸權。


政客借用社交網絡的力量上位,繼而「入魔」以散播仇恨和誤導資訊來鼓動民粹,但一如戲劇橋段,借用魔鬼力量的人,卻往往忘記隨時可被惡魔反噬一口。特朗普社交網絡帳戶被封之後,跟他的商業帝國有關的一眾企業和機構(包括:銀行、物流公司、體育活動主辦單位)迅即「割席」。


有人形容國會山莊之亂是一次政治叛亂,但其實美國各企業隨後孤立特朗普的行動,才更像「叛變」--任何叛變要成功,離不開兩個基本因素:控制軍隊、控制傳媒。而在特朗普的民粹世界,這兩個因素則合二為一,他最主要使用的傳媒是Twitter,並利用這個平台煽動民眾來成為他的軍隊。不過當Twitter和Facebook封殺特朗普戶口,便猶如開了第一槍,其他企業便紛紛群起「背叛」美國總統。用網民的說法,特朗普如今已經成為科技企業的「避孕套」:西方民主第一大國的最高領導人亦可被人用完即棄,國內主流媒體又不覺得有甚麼大問題,並普遍支持國會彈劾特朗普,充分展現了甚麼是科技霸權。


更值得留意的是,這些科技巨擘如何包裝今次「叛變」,就是:連當今在位的美國總統也被永久封殺戶口,足見Facebook和Twitter等科技公司在處理中止帳戶方面,可謂「一視同仁」。問題是這些私營企業所訂定的政策,一方面權傾天下朝野,另一方面卻沒有任何實質的權力制約(checks-and-balances)--國會山莊之亂,特朗普只是問題的表象,卻絕非核心,畢竟後真相、假新聞、迴音室、呃likes、瘋傳,全部屬於社交網絡的問題。


賀錦麗獲科企支持 監管恐有限


雖然拜登與賀錦麗在競選期間多次強調,要對科技企業作更大程度的監管,包括放棄業界自律(industry self-regulation)模式,轉為透過正式立法,以全面保障用戶私隱,然而許多專家對此並不看好,因為拜登本人年紀老邁,對科技認識不足,加上他主力放在醫療政策,所以會交由賀錦麗負責有關新法規。


不過,賀錦麗曾任加州檢察總長,跟矽谷的創科業界相當混熟,加上不少科技公司老闆和高層亦是支持她的捐款人,故有意見認為,賀錦麗打造的監管科技企業框架,很可能會以「業界能夠接受和執行」為前提,務求盡快通過來爭取政績,因此監管力度將會有限,甚至讓科技霸權可以明正言順地得以延續,讓人難以安心。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1年1月19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3
好正
3
心心眼
5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4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