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新聞行業發展的十個主題
影響新聞行業發展的十個主題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還有兩星期就進入2020年,要回顧,但更要展望──《紐約時報》的數碼開發小組對來年新聞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各國研究不同類型受眾的閱讀新聞模式,然後預測10個明年影響世界新聞行業發展的主題。最教人深思的一點,是愈來愈多人希望知道一樁新聞如何完結:因為社交網絡出現的新聞太頻密,閱後反而令不少人迷失。有時你看到的這段新聞,別人可能前天已看過,但大家卻都不知道事件發展下去會如何。惟有等到新聞故事有個「結局」,知道答案是什麼,心裏才算有個了結。

 

以上第一點亦跟第二個主題有關──最新不一定就是新聞:「快便是好」的日子不再,受眾不再單純追求最新消息,而是希望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編輯和記者要投放更多資源發掘contextual information。

 

更有趣的是讀者對所謂「背景資料」的定義也大為擴闊:假新聞泛濫,令人對新聞製作的流程更感關注,猶如當下消費者對食材的來源日趨講究──到底傳媒是如何找到這些受訪者?標題改動了多少次?這些問題均屬於為第三個主題:源頭索引。

 

第四個主題名為「渴求連結」──受眾一方面習慣了隨時隨地選擇自己喜歡看的內容,同時又令很多人願意約一個特定時間,一同收看某些節目。專家相信此現象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目前已經太疏離,所以希望透過傳媒來重新建立連繫,而這些共同觀看的節目更會演變成大家會談論的新聞。由此引申出第五個主題──不信自動推介:人工智能即使已進化不少,但受眾還是較相信朋友所分享的新聞,反映很多人看新聞之目的,還是因為可以有話題跟別人溝通。故衍生出第六個主題:拒絕再推──今天,很多人已經關掉了新聞通知功能,並陸續改用智能音箱,以聲控「呼喚」新聞報道,自由度更高,且受眾開始習慣聽新聞而不想看新聞,一邊聽、一邊跟人在網絡聊天。

 

最後四個主題都和「空間」有關──第七個主題是「自我空間」:研究發現年輕一代開始把自己的手機和社交網絡隔離,例如放棄app而只用瀏覽器上Facebook,讓自己不用受社交網絡「操控」而有更大的自主空間,因此會影響新聞的版面設計。這現象亦跟第八個主題「生活空間」有關,不同時段的新聞內容必須與受眾的生活節奏緊扣,故就算明知這段消息具爆炸性,也要注意推出的時間。

 

第九個主題是「對話空間」:專家發現,世界各地受眾似乎開始慢慢放棄在社交網絡公開留言,取而代之的是私訊,也就是不想太多人讀到自己的訊息。這或許跟愈來愈多地區的受眾在不同群組既想表達自己政見,卻又害怕被網絡圍剿有關,《紐約時報》最後列出的這第十個主題,叫「所有空間都變成政治空間」──他們發現,受眾認為自己即使對某些新聞不表態,也會被標籤或歸類為抱持某一邊的政治立場──這一點,相信很多香港人有共鳴。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12月17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點算呀
0
驚訝
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