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在新加坡出席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時發表主旨演講,其主題當然離不開近來最為熱鬧的中美關係。
跟之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演講對比,保爾森的主旨演說又是另一個套路。彭斯的演說,是極盡挑釁數落之能事,也不去講些什麼道理,總而言之,就是「聲大夾惡」去達到同仇敵愾的目的。但保爾森就起碼在表達上做到公允持平,既表明自己是一名愛國者,但又長時期為中美合作盡心竭力,而到最後又向中美雙方提出建言,擺出沒有偏袒中美任何一方的姿態。
如果光是看演說的內容,保爾森的主旨演說是比較有看頭。他沒有叫囂搶白,但卻是老老實實地向中國要價。而這個價,最簡單來說,就是要求中國嚴格遵守美國訂下的遊戲規則,並且全面無條件開放市場。
保爾森指出,美國許多商界人士過去都支持中國,這包括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但他們目前都已經等得不耐煩,轉而支持美國政府採取對中美核心利益矛盾下的國運之爭
抗甚至懲罰中國的手段。如果中美無法取得妥協,美國商界會支持美國和中國「離婚」。
保爾森的語氣行文和字裏行間,都流露着相對悲觀的感覺。他代表美國商界,甚至白宮,向中國提出「要價」的信息,但相信他本人認為北京會向美國就範的機會相當低。早前北京流傳着一段最高層就中美摩擦的放話,大意是:「不再尋求和美國作口舌之爭,不會在姿態上硬對硬,對美國的挑釁不予理會,我們做自己的發展,中美矛盾已經不是意識形態上的不同、制度上不同的摩擦,而是涉及國運的競爭。」
美國一廂情願期望落空
這些放話可以在香港流傳,相信美國政府以至保爾森等早已了然於胸。首先,保爾森不可能不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上已經規定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怎樣改革、怎樣開放,都只會是在社會主義的制度下進行。所以美國怎樣要價,中國也不可能成為另一個美國式的資本主義經濟。
這客觀事實,早在40 年前推行改革開放之初,美國已經是一清二楚。但40 年來,美國仍然抱有期望,期望中國會變成另一個類似美國的經濟模式,這種是一廂情願的期望。最終期望落空,就會變成彭斯的憤怒、保爾森的怨懟。真的硬要分對錯,那又是誰的錯!
保爾森的另一個觀點,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愈來愈少,這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過去40年,中美兩國共同利益的範圍,能開發的早已開發;剩下來的,就是中美兩個大國核心利益的矛盾。之前引述的所謂國運之爭,也就是中美兩國最核心利益矛盾的競爭。
保爾森的悲觀,大概是因為美國上上下下,包括共和、民主兩黨,對中國的強硬態度近於一致,但又拿不出可以令到中國就範的武器。美國商界口口聲聲要跟中國「離婚」,但「離婚」又怎樣?美國提出「離婚」,中國就會滿足美國的要價嗎?個人猜測不會,保爾森大概也知道不會!
保爾森其實也算老實,他無可奈何地指出,當下世界,不止是中美兩個國家。如果只有中美兩國,那可簡單,「離婚」就是「離婚」,哪怕「一拍兩散」之後老死不相往來。兩蒙其害,那都只是中美兩國之事。但當下全球有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選擇和中國「離婚」,其他那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會不會步美國後塵,也和中國「離婚」?保爾森自己也給了答案:不會。
上周本欄分析上海進口博覽會的文章結語也提到這一點,可以說是和保爾森不謀而合。美國搞貿易制裁,不和中國做生意,但中國的消費內需市場,達到5 萬多億美元,和美國的本土市場等量齊觀。而且進口部分與日俱增,按照中國官方的預測,在未來15 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 萬億和10 萬億美元。這個份額,美國可以賭氣不要,其他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否跟着賭氣不要?
保爾森的演說,不經意地透露了美國商界自己也陷入一個矛盾。保爾森抱怨,美國商界被迫為了目前進佔中國市場的短期商業利益而犧牲了長遠的利益。這種講法存在一定問題,但又不難理解。所謂長期利益,就是美國認為中國應當依照美國制定的遊戲規則,完完全全開放的情况下(也就是周前本欄引述傅瑩的說法,美國按自己面貌去塑造的中國),美國商界可以享受到的最大利益;而短期利益,就是按照中國自行制定的經濟秩序下美國可以享受到的現實利益。美國構想中的長遠利益,是水月鏡花、空中樓閣;而現實利益就是一五一十擺在眼前。美國目前是瞻前顧後,但其他國家地區作何選擇,保爾森是知之甚詳了。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8年11月15日
圖片來源:新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