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全民投票折射歷史困境
非理性全民投票折射歷史困境

佔中行動發起「6.22全民投票」,表達對普選特首的意願。大家明知今次投票既沒法律效力,作弊的空間亦很大,更無法令公民提名由不合法變為合法,但仍有數十萬人次參與這場政治騷,假戲真做地在網上或前往票站進行投票。在這真真假假的過程中,投票人數多寡不過是幻象,須予深思的,還是由此折射出落實一國兩制時所浮現的一些歷史困境。

這次全民投票出奇地踴躍,依據媒體分析,不少參與者並非真誠接受票上的三個有公民提名成分的方案,而是因近期由立法會拉布到衝擊立法會所營造的逆反氛圍,以及反對派借「白皮書事件」和「黑客事件」塑造的悲情絕境,「自覺」地站出來發聲,以投票表態。

更重要的是,有中學生對筆者表示,網上的洗板式宣傳,令自認「潮」的年輕一輩受到很大壓力,必須第一時間參與網上投票,否則會沒有話題,甚至被譏為「宅男」或「out」。對這種無形壓力和洗腦式宣傳,若不作出有效回應,往後的衝擊恐將會變本加厲。

必須指出,無論有多少火上加油的新情況,全民投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為佔中行動取得香港的民意授權,作為與中央和特區政府就普選討價還價的政治委託。中央早已三令五申地闡明對普選的立場原則,並指出公投是非法,更預警地發布《「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今次反對派故意把全民投票定性為對《白皮書》的反彈,激化了彼此的對立情緒,而中間路線的空間遭大力壓縮,更易引發失控,對立變對決,甚至玉石俱焚,這是玩火式的政治「挑機」。

任何制度安排都必須經歷時日和空間轉變的考驗,與1980年代相比,今天的香港和國內外的各種形勢,都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也超越當年決策者的政治想像。因此,以當年對「一國兩制」的期待,來應對當前的現實,難免會出現落差,亦須再認識和再適應。

「一國兩制」既成國策,亦是香港特區的成立基礎,可以調整的空間有限,甚至愈是亂局愈要堅持。唯一可以改動的,就是對「兩制」在執行上的調整,這是部分港人可能不滿意,但必須接受的政治現實。明乎此,全民投票的結果可以作為重要的民意表達,但絕對不能作為政改的依據;當然,政府有責任珍視並作出積極回應,這是負責任的雙贏部署,否則只會帶來雙輸的敗局。

坦白說,香港近期出現的本土化、民粹化、反中拒共、對昔日殖民管治的迷戀,以致佔中運動和暴民政治的壯大,反映的其實是港人的集體躁動不安,對自身前途和地位深感焦慮,部分人更因自卑逆轉為自大,甚至進行非理性反撲,不惜抗拒開發建設,以及針對內地的民眾和制度,以圖在昔日的光環尋求安慰。

不過,時代的巨輪永遠向前,不思進取,只會被丟棄。其實,國家崛起的勢頭如日中天,只要我們放下心魔,正視政經社會現實,轉變目前的對抗態勢,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尋求互利共贏的通道,也只有如此,才能走出歷史困局,實現美好的明天。

政改議題令政局變得複雜,社會撕裂對立,都不是大家所樂見的,要解開這個結,就要走出政治對決的惡性循環,關鍵是中間多數的溫和港人要擦亮眼睛,多聽不同意見,避免偏聽偏行,讓理性討論取代偏激謾罵,一步一腳印地修補裂痕,營造共識。同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家應明白民意冀政改「袋住先」的主流訴求,為香港的民主政制發展開創繼續前進的空間。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4年6月24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