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文化 促進心靈契合
弘揚中華文化 促進心靈契合

本文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一代大師林語堂的寫照。林語堂選擇台灣作為他晚年定居之地,最大原因是台灣有他福建家鄉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就算是日本曾經殖民過台灣50年,迫害過台灣的老百姓,推動日本殖民化教育,想將台灣人皇民化,但也磨滅不了台灣的中國文化氣息。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到處可見中國風,充滿閩南鄉土人情。

 

蔡英文主政,她積極推動「揚日去中」政策。朋友說,「去中」其中語言政策是提倡台語和客家話。令人莫名其妙,此舉不過是鴕鳥政策。台語,不就是閩南話嗎?和客家話都是中國大陸方言。林語堂喜歡台灣,因為他看到鄉民說他家鄉話---閩南話。國學宗師錢穆,林語堂好友,他們人生經歷各異,沒有交集,因緣際會,定居在台灣士林地區,著書立說,弘揚中華文化。在林語堂人生最後十年,倆人成為知己。林語堂故居有兩處地方足見他們摯友關係,客廳掛着一張倆人合照,還有花園裏林語堂長眠之地,錢穆為墓碑題字。

 

日前,筆者與一眾青年到台灣交流,參觀林語堂故居,在故居裏品嘗了西餐,感懷這位大師。也到台灣著名學府東吳大學,參觀錢穆故居,緬懷這位香港新亞書院創辦人、中國學術界的「一代宗師」。 大家驚嘆錢穆國學著作比一個人還高。朋友看到東吳大學校名,「東吳大學的英文為甚麼叫Soochow University ?」一位東吳大學校友領隊順口回答,「因為東吳來自蘇州。」錢穆來到東吳大學,也是對老家江蘇的感情在心面。

 

錢穆與林語堂,選擇台灣作為落葉歸根之處,不僅因為台灣有着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更在這裏找到與中國大陸同根同源的心靈契合。如同十九大報告,「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中國文化源源流長,已成世代台灣同胞不可能磨滅的基因。

 

錢穆與林語堂也是香港人,終生「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和很多香港人一樣,筆者喜歡去台灣旅行,在街上到處感受中華文化,與人交流,感覺都很舒服,彼此沒有心理障礙,沒有交流困難,這就是心靈契合。故此,生活在香港的一輩應當勇於擔當此責—「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7年11月17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