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絕不比外國差
香港絕不比外國差

筆者今年年初到了英國、法國和荷蘭公幹。許多歐洲國家在不少香港人心目中是生活悠閒、生活質素高,人民也和善優雅的好地方。筆者曾經在許多文章中指出,其實在外國生活,未必如許多香港人想像中美好,這個想法在這趟行程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印證。
 
歐洲國家並非特別「超然」,同樣也存在著各樣社會問題,例如:階級觀念、歧視等。筆者留意到,不論在英國、法國還是荷蘭,在當地普遍被認為是屬於需要較低技術的工作,例如的士司機、清潔工人、非高價餐廳的侍應生等,絕大部分都是由「有色人種」擔任。
 
筆者在途中特意與這群人交談,了解他們在這些國家的生活和想法。一名居於法國已有十五年的埃及籍的士司機,在居住法國前在加拿大工作時認識了現時法國籍的妻子。兩人雖然不是加拿大人,但在加拿大都能得到友善和親切的待遇。後來這司機隨妻子到法國定居,好讓妻子能與家人團聚。但他在法國生活的感覺卻與加拿大截然不同。他向筆者傾訴,法國人對待他如外人,被他們以有色眼鏡看待,無法建立對法國的歸屬感。筆者回想起約三十多年前在加拿大生活的日子。加拿大在獨特的歷史背景影響下,那時的確已是一個接受多元化種族的國家。加拿大的社會繁榮、經濟發展良好、人民富裕,加上良好的教育,在生活質素、社會氣氛和發展等方面,領先許多歐洲國家三十多年。
 
筆者又與一名在法國當的士司機的剛果人,和另一名在荷蘭留學的尼泊爾女大學生交談。他們都是離鄉別井,到心目中比他們本國強盛的國家工作和留學,期望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就如早期的香港,很多香港人都選擇到認為地位較「高尚」的外國國家求學,希望有更好的教育和發展。不過,來自「弱國」的貧窮留學生離鄉別井,很多都一邊讀書,一邊做兼職工作,生活本是辛苦。加上文化不同,又不能享有當地的公民權利,其實生活絕不好過。
 
但說起來也奇怪,行程中幾乎沒有遇見中國人。筆者曾問過當地人對中國人的評價,他們都大讚中國人是好市民,不會搞亂社會。既然中國人受當地人所接納,為何反而甚少看到中國人在當地工作?或者他們都聚集在唐人街、或者他們都創業當老闆,以致筆者在街上看不見,但原因實在難以猜想。無論如何,一個人如果在自己的國家感滿足,誰又願意去別國生活?但現實殘酷,很多離鄉別井的人向筆者表示無奈:「為了生活,我們沒有選擇」。
 
只有國家的國力微弱,人民才會渴望到別國生活。不過香港自回歸以來發展迅速,加上中國國力日漸強盛,教育、經濟和競爭力都達到甚高的水平。現時已有外國人到中國求學或尋找事業發展機會。相信終有一天,中國人再不需要去別國謀生,而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渴慕來中國發展。不過現時香港社會上有些人卻故意倒行逆施,總是在搗亂香港。香港本不比外國差,難道他們以為搗亂了香港後,重新建立一個繁榮社會是一件容易的事嗎?香港人應該為中國和香港的繁盛而感到驕傲。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