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地為牢或是可加可減
劃地為牢或是可加可減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郊野公園可加可減」的新思維,提倡在保育和增加高生態價值郊野公園的同時,也將「小量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位於邊陲地帶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非牟利的老人院等非地產用途。

此舉可謂一石二鳥,既可維護香港生態環境的相對平衡,優化土地用途,又釋放出土地以解決由於香港土地不足而引發的社會民生問題。

香港的郊野公園最初是由於香港淡水供應不足,為了保育含蓄水源而大量劃定設立的。現時郊野公園佔香港土地總面積四成,是住宅用地總面積的六倍,但長久以來,郊野公園土地不能碰,甚至不能談的禁忌,亦使香港畫地為牢,不利於緩解香港可發展土地嚴重不足、居住空間狹小、公屋輪候時間長、私樓房價高昂等現實問題,民生堪憂。

與新加坡的綠化模式不同,香港市區密度極高,地積比率普遍高達五至八倍。在鋼筋石屎的現代化都市中,郊野公園自然就成為最具生態價值的自然資源,和香港市民放鬆身心、接觸大自然最重要的康樂聖地。

特首提出的「有加有減」的發展模式,正是珍視郊野公園的寶貴價值,和在不以生態破壞及污染為代價的前提下,而尋求香港土地發展的最可行和科學的方案。

誠然香港土地不足,但發展和保育之間並不必然是對立的。現屆政府致力於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近年更是將許多有高生態保育價值的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包括古洞北和粉嶺北新設立的自然生態公園和紅花嶺納入郊野公園範圍等等。

另外,香港政府也一直在倡導和身體力行「以人為本」的環保宜居的城市規劃,以及高效節能的集體運輸體系布局。

如何探究一條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政府的要務,雖然不易但始終要開始摸索。期待特首的相關新政能盡快落地實施,希望香港高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育,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土地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新建的公屋和老人院得其所用。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1月27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