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精闢分析】香港獨特優勢助吸人才 何濼生拆解為何通關是誘因
2023-01-27 07:30:00
【短片】【精闢分析】香港獨特優勢助吸人才 何濼生拆解為何通關是誘因
//香港機遇處處加上恢復免檢通關,吸納人才更加容易。// 「我相信隨著通關之後那些人才來香港的誘因是大很多,香港在人才方面的吸引力長遠來說要看中國的韌力。」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說。 行...
2023-01-27 07:30:00
【創科發展】港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八大重點策略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
特區政府今日(22日)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新科技(創科)發展制訂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
2022-12-22 17:39:01
主動聯通海內外啟動經濟引擎
香港防疫政策放寬後,國際盛事一浪接一浪,繼金融科技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國際七人欖球賽,亦有香港法律周及大大小小國際盛事,世界各地工商專業領袖、頂尖運動員、遊客重臨香港,親身感受充滿活力、多元靈活...
2022-11-20 15:00:00
【秉文觀新】公務員國籍事關重大 英國大狀來港是否必須?
近日,有兩宗香港本地事件,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兩宗事件,性質上不盡相同,但某程度上亦殊途同歸,就是一些行之已久的安排及制度,有沒有需要因應時局的變化及社會的發展而更改。這兩宗事件分別是:在立法會辯論《施...
2022-11-17 17:27:54
【獨家文章】黃金守則是公共管治的黃金標準
「黃金守則」指推己及人、易地而處。這「守則」堪稱名副其實的「普世價值」。其內容可見諸東西方的文化。孔子在論語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西方的聖經,包括新約舊約,均告誡信眾要愛鄰如己、愛人如己。對於政...
2022-11-11 11:00:00
【國民教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國民教育佔《施政報告》教育範疇較大篇幅,是為本港培育人才,不是想有矯枉過正情況
蔡若蓮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解釋,《施政報告》教育範疇有較大篇幅涉及國民教育,是為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港的人才,亦令「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政府建議優化學校相關發展及問責機制,校內亦要有人專責統籌國民教育,蔡...
2022-11-06 19:00:00
【無煙城市】政府擬訂「無煙世代」 2009年後出生或終生禁買煙
《施政報告》提出明年初就進一步控煙工作諮詢公眾,目標在2025年降低吸煙率至7.8%。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昨日(3日)表示,早前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會面,盧寵茂主動提及考慮仿傚新西蘭等地的做法,禁止向...
2022-11-04 14:04:47
【獨家文章】定時審視政策比量化績效指標佳
李家超特首競選時稱他的施政將會強調績效。我對此十分讚賞。然而,提出大量關鍵績效指標未必真的能提高施政水平。如果機械化執行,甚至會弄巧反拙,損害公共利益。 李特首的第一個施政報告的一個附件,臚列了110個...
2022-11-04 11:00:00
【搶人才】議員憂灣區無百強大學 人才計劃難吸灣區人才 孫玉菡澄清:中山大學屬百強學府
《施政報告》交代了本屆政府「搶企業」、「搶人才」的策略,當中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目標招攬高薪人才或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2日)在立法會大會澄清,百強大學涵蓋9所內地大...
2022-11-03 13:39:41
【筆評則鳴】公務員參與反政府活動 就是最大「政治不中立」
到底什麼是「政治中立」呢?我認為,對社會上不同崗位的人而言,「政治中立」四個字的定義都必須有所不同。對一般市民來說,「政治中立」的意思最簡單,就是沒有任何既定政治立場,審視不同社會政策,絕對可以「一單...
2022-10-31 1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