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必須深入理解「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呢8個字!//
政府工作報告,一向是全國兩會的「重頭戲」,而報告中有關港澳工作的表述,向來被視為兩個特區未來一年發展的「指南針」。關於港澳的部分,今年的總字數大約是135個字,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明確提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究竟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這一表述?
毫無疑問,「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這八個字,是首次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我們不妨細心觀察和深入思考,國家其實早已向港澳交託這項任務。大約在6年多前,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代表團時,便提出了「四個更加積極主動」的要求,其中一個「更加積極主動」正是「促進國際人文交流」。
如今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與其說是「新表述」,倒不如說是這項工作任務,現在要邁入新階段、新層次。
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
對香港而言,與國際交往合作,肯定不會覺得陌生。我們梳理百年來香港的經濟發展路徑和經驗,與世界緊密聯繫,本來就是這座大都會城市的成功秘訣與魅力所在。通俗來說,這從來是香港「值錢」的地方。但是必須承認的是,時移世易,近年香港在開展國際交流工作,要面對日益複雜嚴峻的地緣政治局勢,確實是困難重重。
也正因如此,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香港就越要抓住所長,彰顯獨特優勢。今天再談「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必須重新思考箇中內涵,著眼的已不僅是對英美等西方國家,而是通過「一帶一路」倡儀等國家戰略的「東風」,敢於走得更遠,推動與整個世界的交往合作。
更重要的是,香港不能再僅僅發揮連接作用,更要成為區域與國際合作的「燈塔」,尤其是助力國家穩步推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交往合作,增強中國式現代化在國際大環境中的話語權。簡單來說,推動與國際更高水平的交往合作,就是擺在香港社會面前的重要課題。
國際交往不僅經貿合作
香港對國家是很有用的。事實上,香港能夠與國際交往合作的領域,根本不止是金融、貿易。在教育、文化藝術、體育以至人道主義援外等領域,香港也具有獨特優勢,還有大量文章可以做。例如國產動畫電影《哪吒2》完美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香港亦可成立推廣基金,將這類讓國人引以為豪的文化作品,快速傳播到海外。
如今,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正是香港所長,善用內聯外通優勢,通過不同領域的國際交往合作,香港亦可從中獲得更大發展機遇。
顯而易見,如要全方位涉獵上述合作領域,單是港府付出努力並不足夠,本港民間的參與必不可少。可以說,個個都要「落場」參與球賽。在美西方不斷打壓之下,香港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或許不是一件易事,但只有不斷擴大合作的覆蓋面、參與度,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方能不斷提升在全球的影響力、吸引力和軟實力。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