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屈穎妍在線】EP336:神秘部門的「戰績」

//美國國際開發署終於被按下暫停鍵,但一個在世界作惡的部門關閉了,代表所有罪證同時被銷毀,美國製造生化武器傳言是真是假,已再無從稽考了。//


特朗普重返白宮,帶來了一條最強右臂,就是Tesla老闆、世界首富馬斯克。


商人腦袋慣以利益掛帥,特朗普與馬斯克兩個商人一聯手,就手起刀落斬掉美國一個開支龐大的重要部門——美國國際開發署。


商人腦袋的節流,不是小減小削,也不是裁員減薪,而是整個部門連根拔起,明天全部不用上班。


2月3日,馬斯克宣佈「關閉國際開發署」的提議已獲特朗普總統批准,美國國土安全部立即用黃色封條將開發署總部大廳封鎖,開發署的員工亦被通知不用再上班,所有人即時進不了工作電腦系統,其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亦全部下線,官方網站也無法登錄。


馬斯克甚至公開直言:「美國國際開發署是犯罪組織,已不可救藥,必須廢除!」他在社交平台X發帖:「你們知道嗎?美國國際開發署用你們的稅款資助了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生化武器研發,這些武器殺害了數百萬人。」


到底,這個被即時鏟除的「美國國際開發署」是什麼部門?是何來歷?幹過什麼事?為什麼馬斯克說它是「犯罪組織」?又為什麼一個犯罪組織會隸屬美國政府旗下?那就要從頭說起。


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USAID)是在1961年由時任總統甘迺迪創立,負責國家開發及人道援助工作,總部設在華盛頓,現有超過1萬名員工,全屬美國公務員。


美國國際開發署在全球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搆,與百多個國家擁有合作項目,連同這些海外合作夥伴計算,開發署的非正式僱員起碼有100萬人,當中包括網軍及帶路黨。


由於工作涉及面廣,美國國務院每年給開發署的撥款多達400億美元(超過3千億港元),主要用於發展中國家的人道、衞生、教育及發展援助。


舉個例,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烏克蘭資助了自由歐洲電台及一些獨立網絡電視台,專門播放抹黑俄羅斯的親西方內容,成為「顏色革命」的重要文宣平台。


美國國際開發署又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家以教育為切入點,培訓了7萬多名選舉觀察員,並為200多萬人提供選民培訓課程,表面為阿拉伯國家推動民主,實質卻是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的幕後推手。


2010年至2012年間,美國國際開發署在古巴創建了一個類似美國「Twitter」的社交平台,先是通過體育、娛樂等免費資訊吸引使用者,之後逐漸引入政治內容,暗地輸送「反古巴」價值觀。他們又通過資助古巴hiphop音樂界,利用青少年追捧的歌手來煽動反政府情緒。


2019年7月,美國國際開發署向歐洲盟友兜售了一份「反俄計劃」,名為《抵抗克里姆林宮邪惡影響力發展框架》,號稱要幫助歐洲擺脫所謂的俄羅斯干涉和侵犯,當時俄羅斯外交部曾對此予以強烈譴責。


去年12月5日,印度人民黨揭發了一個叫OCCRP的非政府組織,他們發佈一個「反印調查報告」,試圖推翻莫迪政府,而這間叫OCCRP的NGO,原來背後收了美國國際開發署4700萬元資助。


不過,最讓我們熟悉的一次美國國際開發署出招,就是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當年掀起所謂的「強迫勞動」抵制新疆棉花風波,是源於一個叫BCI的非政府組織,BCI全名「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是瑞士日內瓦一家國際會員組織,會員有超過2000家國際名牌,獲BCI認證的服裝企業,在國際銷量就有一定保證。而當日,就是這個BCI組織牽頭捏造新疆棉「強迫勞動」的謠言,而BCI官網顯示,此組織的資金夥伴,正正就是美國國際開發署。


以上「戰績」,只是冰山一角,美國國際開發署終於被按下暫停鍵,根據特朗普最新說法,逾萬人的部門只炒剩294人。


如此看來,馬斯克與特朗普似乎做了件好事?又未必。一個在世界作惡的部門關閉了,代表所有罪證同時被銷毀,SARS、新冠、伊波拉病毒、非洲豬瘟等是美國製造的生化武器這種傳言是真是假,已再無從稽考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