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幫助自己嘅人惡言相向,點講得過去呢?絕大部分港人其實都好感謝內地醫護雪中送炭,一齊向佢哋講聲:「多謝!」//
「爸爸去哪兒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張高在房間收拾行裝,準備下午跟隨大隊出發援港,突然聽到大兒子呼喊。兒子起床後沒看到父親,立即緊張地詢問起來,聲線略帶不捨,只因他害怕父親在自己睡夢中已離家出發,去香港打「看不見的怪獸」。
出發援港前一晚,張高告訴兒子將到香港抗疫,兒子第一反應是問何時歸來,張高明白可能要在香港留一段長時間,卻又不敢告訴兒子,只好告訴他「香港需要支援,我們應該助人為樂」。縱使兒子理解父親的救人使命,但翌日一起床,看不見父親就心急叫喊起來。
張高請纓成為馳援香港的醫療隊成員,對於救人義不容辭,甚至慶幸自己能為香港抗疫盡一分力;但作為父親,卻感覺對家人有所虧欠。在出發援港當天,其實剛好是張高二兒子的出生百天紀念日,本來約好了一家四口拍百日照及吃蛋糕,結果還是沒能做到。張高把家人放在首位,但來港行李裏卻沒有一件與孩子相關的東西,因為只怕會睹物思人,影響工作情緒。
內地醫護都是有血有肉,各有不同牽掛。他們來港打抗疫戰,要暫時與親友暫別,犧牲與子女珍貴的相處時光,更別說香港的疫情嚴峻,前線醫護工作要面對極大的感染風險。如今香港社會有一小撮人不斷挑撥兩地矛盾,針對內地醫護大肆抹黑或質疑,對於幫助自己的人惡言相向,這樣怎能說得過去?絕大部分港人很感謝內地醫護雪中送炭,都很想跟他們說一句:「謝謝你們!」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cwymark123@yahoo.com.hk
2年前+85298****49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