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在既有優勢的前提下,通過區域協同與多方合作,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之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創新科技中心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今日(28日)舉行「未來經濟 數智先行」研討會,一眾社會賢達出席,探討香港如何在數智經濟的浪潮中把握機遇,實現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是次研討會邀得香港及內地多位政、商、學界專家擔任發言嘉賓,逾300位本港業界相關人士出席。各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獨到見解,引領聽眾深入思考香港如何在數智經濟的浪潮中把握機遇,實現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發展。
完善數據跨境流通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致歡迎詞時表示,是次研討會將由多角度分析數字經濟發展潮流當中,香港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
研討會第一節討論主題為乘「數」而上——完善數字金融工具與數據跨境流通,國家數據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數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行政總裁楊德斌表示,國家發展方針要求刺激激發數字經濟,「全國兩會工作報告提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要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楊德斌表示以數據支撐金融產業發展符合當下發展趨勢,因此香港應積極把握當中的機遇,提升自身競爭力。
國家數據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數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行政總裁楊德斌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區毓麟認為,隨著粵港澳交往日益密切,跨境借貸的需求正快速增加,現時銀行在信貸評估方面的資料掌握尚不充分,因此金管局正加快推動跨境徵信合作,已經與中國人民銀行簽訂了《關於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未來將逐步增加試點,進一步便利企業開展跨境業務。展望未來,一個成熟的數據跨境流通體系,還可能會惠及跨境支付結算、跨境理財通、數字資產與代幣化等業務領域。他又指,現時不少企業透過香港出海發展,香港的金融機構可以完善「中間人」角色,積極增加自身附加值,善用新型數字金融工具,對接內地和海外相應的機構。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區毓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陳家強分享,現階段數字金融最大的價值是解決支付的問題,「香港很幸運,全球沒有其他地方比香港更容易推行快速支付系統,如果能再進一步打通香港與內地、甚至全球其他地方的支付通道,尤其是以區塊鏈代幣化的方式來進行交易,將進一步促進香港金融、貿易的發展。」陳家強認為數字金融精髓是去中心化,以區塊鏈交易既可減省繁冗的交易過程,並且具有清晰的交易紀錄,如能鼓勵市場推動跨境經濟活動以穩定幣的形式進行,將在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縮短交易的時間,因此香港可積極探討這方面的發展空間。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陳家強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黃莹則從跨境金融交易的安全性角度進行分析,他表示香港有「背靠中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香港可與內地積極對接,在本港建立數據可信空間,將可大大促進本港的數字金融發展。現時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不少企業都引入AI大語言模型幫助企業管理,在中小企引入AI的方面,黃莹則認為中小企要更注重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數據本地化的程度,善用人工智能大語言的工具,從而促進自身發展。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黃莹
布局數字基礎設施
第二節討論主題為向「智」而行——布局數字基礎設施與前沿技術創新,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副會長、阿里雲智能(亞太北區及東南亞)資深顧問車品覺表示,現在算力發展已經到了人工智能平權的階段,如何能利用好人工智能促進自身產業發展,是每個企業都應該考慮的問題,香港亦應該把握發展潮流,規範好人工智能標準和倫理,加速建設順應AI發展的基礎設施。
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副會長、阿里雲智能(亞太北區及東南亞)資深顧問車品覺
超聚變技術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智慧城市聯盟人工智能及雲端計算委員會主席楊智添分享,DeepSeek的出現,開創了全球AI技術平權時代,打破成本高牆和壟斷的護城河,讓AI大語言模型實現模型的突破,從而促進自主發展,也讓每個企業都可以產生自己的商業閉環,同時推理和訓練成本急劇下降,智算產業多樣化發展將成為現實,同時也激發了數據要素、AI、安全可信的技術重構,千行百業的企業架構正在爆發數智化轉型,「AI很快將由工具轉化為數字員工的角色,同時對電力、基建等的要求都是巨大考驗,香港要趕上潮流發展,抓緊建立新型的數據基礎設施,同時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兼容東西方的國際化香港標準,發展AI多算力產業。」
超聚變技術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智慧城市聯盟人工智能及雲端計算委員會主席楊智添
香港科技大學商業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岩分享,考慮到AI應用方面存在準確性、問責性、倫理等的問題,現時市面上只有約9%的企業在運行上引入了AI,因此要及早出台監管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規,以及開發符合倫理的AI系統及代理,減少機器學習的偏差和歧視,「相信人類有智慧可以化解這些問題,讓AI成為我們真正智能的工具。」
香港科技大學商業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岩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數據與智能治理中心聯合主任劉東分享,隨著數據產業的現象級創新,數據成為創科競爭的勝負手,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流通樞紐的優勢顯著,因此香港應該積極擁抱數據空間發展,促進數據共享流通和數據跨境便利化,建設運營「國際跨境可信數據空間-香港站」,實現數據跨境流通、產業高效協同。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數據與智能治理中心聯合主任劉東
討論環節,車品覺在提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時,認為應該重點關注三個要素,即purpose、control和feedback,三者之間的關係在倫理判斷和技術開發中都非常重要。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以及國際化的特點,從數據的供需到應用場景,都具備相當優勢發展數智經濟。
騰訊戰略傳播中心總監廖芳莉在總結發言中提到,AI的發展與人的關係,是每一位普通市民最貼身的體會。基於此,騰訊始終把技術如何賦能和惠及用戶,作為技術發展的重點。今年初DeepSeek出現後,騰訊第一時間將DeepSeek和混元兩個大模型接入「騰訊元寶」,致力於借助最新技術和算法的迭代,推動AI平權。數智經濟時代,騰訊已經在香港開設了三個數據中心,未來也將在醫療、智慧港口、金融服務等領域繼續深化與香港業界的合作。香港有金融、貿易、航運的國際化優勢,是很多企業面向海外市場發展的大本營,香港在AI發展充滿機遇,期待之後可以與內地深化交流合作,創造更智慧的明天。
騰訊戰略傳播中心總監廖芳莉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