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繪灣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港開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讓投資者「賺錢在中國」李家超:大灣區在國內外影響力與日俱增
【共繪灣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港開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讓投資者「賺錢在中國」李家超:大灣區在國內外影響力與日俱增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今日(11日)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等人出席開幕禮並致詞。大會以「中國灣區,世界機遇」為主題,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香港共同舉辦,匯聚全球工商精英,共繪灣區發展的宏偉藍圖。


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致詞時表示,中央政府繼續支持香港和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格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地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關於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拓展合作機遇和發展機遇,高雲龍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強化互聯互通,持續優化口岸功能和布局研究,提供更加便利的簽注安排,不斷完善澳車及港車北上等政策,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及進一步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等試點,以至推動跨境便利置業和行業標準共通探索,建立大灣區標準的確認機制,拓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的空間等。


高雲龍進一步提出要推動科創聯動,要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力度,以及促進大灣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他表示,中國將致力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加快推進電訊等服務領域的開放,讓在華投資發展的各國企業更加願意扎根中國。


高雲龍表示,「中國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將堅定不移地擴大高水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讓在華投資企業更願意「扎根中國、贏在中國、賺錢在中國」。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詞時表示,大灣區多年來積極發展成為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地、高質量發展的釋放地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香港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各城市優勢互補,持續優化各項互聯互通措施,是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參與者、推動者、得益者。


他說,大灣區是國家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九個內地城市是內地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集聚創新要素,而香港則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營商環境世界前列。大灣區「9+2」城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正向世界一流灣區邁進。


李家超提到,大灣區區域優勢明顯,將全力建立互聯互通城市群,推動區內人流、物流、基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而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格局,正好體現大灣區建設成果,香港市民北上消費,內地市民南下旅遊購物已成為常態,促進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人文交流 。


他又指,恢復深圳市居民赴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擴展到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方便千萬以上深圳居民自由訪港,進一步為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注入動能。


另外,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以錄影片段方式致辭,指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和三種貨幣的條件下,推進了開創性、探索性的事業。他說,澳門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中西文化匯聚,享有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地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亦為澳門提供廣闊的福地和發展空間。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表示,將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標準的軟聯通,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繼續協同港澳推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機制;加速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港澳加強產業優勢互補,為國際工商界帶來更廣闊的投資空間;攜手港澳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加快廣州南沙中國企業「走出去」服務基地,與世界各地各地工商界共建穩定供應鏈。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少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基礎雄厚,是全球科技創新的熱土,為各國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來已形成多個兆級產業集群,希望各國企業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機遇,充分利用粵港澳三地優勢,在深化科技創新合作中實現自身較好的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午宴時致詞表示,2024年赴港投資的海外及內地企業的數目、初創公司的數目均創新高,反映香港是企業設立和擴充業務的理想地點,稍後政府會公布相關的數字。


陳茂波表示,香港的競爭力廣受國際認同,今年香港重回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行列,同時再度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競爭力也上升到全球第5名,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企業來港投資興業。他提到,今年中央相繼推出各項全方位深化大灣區合作舉措,包括優化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擴大相互投資產品的範圍和投資者的額度等;本月起,中央亦恢復並擴大深圳居民一簽多行來港措施,除了支持香港的旅遊業發展以外,也促進更多商務和人員往來。


他指出,特區政府將從三個重點方面,繼續努力推進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金融方面,政府將持續推進證券和金融市場的改革和跨市場聯通,以匯聚更多的海內外資金和優質的企業,蓬勃香港資本市場的流動性,為項目和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致力提升大灣區內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例如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創科方面,政府會不斷加強對本地創科和數字經濟的系統性投入,以河套為重點加強與灣區城市深度合作;貿易方面,香港將更加積極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連結傳統市場和「全球南方」國家,助力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開拓新的市場和新的增長點。


此外,來自國內外地區的商界領袖和企業代表在以「共建世界級繁榮灣區,共享高質量發展機遇」為題的主題演講環節,分享大灣區建設的最新發展,並鼓勵各界把握當中的龐大機遇。


大會亦設有四場平行專題研討論壇,讓工商界翹楚就粵港澳三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深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構建商事糾紛多元解決機制,以及為大灣區知識產權貿易營商環境構建共融發展的熱點議題作深度交流。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6
好正
6
心心眼
6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