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編修《香港志》增强港人歸屬感凝聚力 劉智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有著重要意義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25年裏,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港區國安法》實施、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一系列重要歷史事件閃耀在香港前行的路上。如何回望歷史、展望未來?《羊城晚報》專訪了香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公民與社會發展委員會(通識科改革)主席、歷史學者劉智鵬教授。他表示,從歷史角度考慮,25年時間是香港人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城市的一個過渡期、適應期。


25年是港人治港適應期  


談起香港回歸25周年,劉智鵬感觸頗深: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香港人的權利是得不到保障的,英國白人佔據社會重要位置;1997年香港回歸以後,香港人終於可以當家作主了。


劉智鵬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作為一位歷史學者,劉智鵬表示,站在歷史長河中,25年時間對香港來說很短,香港這片土地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清朝兩次鴉片戰爭之後,香港被英國佔領超過100年,直到1997年回歸祖國。他說:「香港從港英時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特區時代,包括體制、社會結構、人心等都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所以,從歷史角度考慮,25年時間是香港人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城市的一個過渡期、適應期。」


填補香港地方志空白


劉智鵬注意到,香港在回歸之前缺少一本地方志,而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所以香港回歸之後,他和不少有識之士為香港修志奔走呼籲。


從2004年召開「香港地方志座談會」,到2005年成立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再到2007年成立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啟動香港地方志編修工程。劉智鵬一步步搭建起研究團隊,希望能完成《香港志》,補上香港地方志的空白。


「內地城市有著豐富的修志經驗,我們去了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等內地很多城市交流取經。」劉智鵬說,2007年到2017年之間,他們團隊密集開展地方志工作,總共研究項目超過20個,出版著作總字數超過500萬字。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智鵬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和準備工作後,2019年,香港團結基金會牽頭成立了香港地方志中心,正式啟動香港地方志編纂工作。2021年1月,香港第一部地方志——《香港志》的首冊《總述 大事記》正式與讀者見面,填補了香港地方志的空白。


從出版社拿到第一本《香港志》時,劉智鵬的心情頗為覆雜,他說:「就像辛苦拉扯一個孩子,歷經種種艱辛,終於看到他成人成才了。」


青年要了解自己的「根」


對劉智鵬來說,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有著重要的意義。他表示,一方面是了解傳統,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和判斷;另一方面是知道我們該往何處,中國從古代一路走來,19世紀中遭遇了千年未見的劫難,一直到20世紀前半程幾乎亡國,然後才有機會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局面,走向追求民族覆興。劉智鵬又說:「只有站在歷史的角度認識自己的過去,知道自己在何處,才能明白未來往什麽方向發展。」


去年獲任公民與社會發展委員會(通識科改革)主席後,劉智鵬積極推行通識科改革變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分三年循序漸進進行通識教育,高一先從了解香港開始;高二學習改革開放中的香港,了解香港發展與國家息息相關;高三最為重要,學習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劉智鵬說:「到今年9月份,是高一的通識課程落實第一年,目前我們收到的反饋都比較正面,帶來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


原圖:《羊城晚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4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