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商總會成立一周年,今日(8日)在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行周年慶典,分享工作成果,並即場與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簽署合作備忘錄。該會在短短一年來,取得了深化區域合作、培養高端海商法人才、促進能源轉型、構建全球合作網絡等多方面關鍵進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航商總會榮譽顧問梁振英在慶典致辭中表示,航商總會以社會組織的效率和靈活度、以行業協會的市場靈敏度,從全國高度,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和超級聯繫人作用,與國內外海事機構開展合作,融入國家向海圖強的大局,成為補板補鏈、建設完整航運體系的重要支點。
梁振英續說,去年航商總會成立時宣布的工作計劃逐一落實,包括和香港大學、內地五所院校合作的海商法碩士課程已經啟動,助力國家建設完整航運體系的工作剛邁出一兩步,作為造船大國和航運大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任重道遠,航運業尤其是高端航運服務業前途無限;「作為代表全產業鏈、全生態的行業組織,香港航商總會也任重道遠,會務發展需要明確,空間無限。」
梁振英接受訪問時表示,對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提升的本質有共識、共同理解後,在過去一年成功地將香港和內地港口城市之間純競爭的關係,轉向合作的關係,「大家概念上以為,作為一個國際航運中心,我們唯一衡量它的指標,就是你一年處理了多少個貨櫃,我們的產值、我們的收入要不斷提升的話,我們都要在這個大概念的航運業各個鏈條一定要往高增值的方向走,做高增值的航運服務業既是香港的優勢,也是香港航運業的一個出路。」
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像方式祝賀航商總會成立一周年,他表示近年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貿易格局和全球供應鏈正在重塑,全球航運業正面臨風高浪急的挑戰。但香港航運業展現了無比的韌力,在風浪中穩步前行。李家超表示,政府會全力推動港口綠色化和數字化;並透過修例,增加船舶註冊的靈活性,加強電子化,為大宗商品貿易商落戶香港提供半稅優惠,帶動更多的需求。進一步全面提升香港航運業的競爭力,「期待香港航商總會繼續凝聚業界,與政府攜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建設海洋強國與交通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致辭時表示,香港以港為名、憑港而興,香港從航運起家,航運物流業一直是我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我們連繫世界的重要紐帶。香港航商總會成立一年以來,致力凝聚貿易與航運上下游企業,構建可持續生態圈,推動航運、貿易、金融聯動發展,與特區政府想法高度一致,她期待航商總會未來繼續發揮重要橋樑與平台作用,凝聚業界力量。
香港航商總會主席趙式慶就航商總會一年以來的工作進行回顧與展望。他表示,現代正是全球海事跟貿易格局產生大變化、大變革的時代,不同執政者,跟貿易、航運、金融相關的不同企業執政者,需要深度的交融合作,才能把未來香港三大中心功能發揮好,他又指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很突出,把這個優勢利用好,將香港進一步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關鍵所在,也是航商總會的工作重點。
趙式慶受訪問時指出, 在地緣政治變幻的當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但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是站在全球貿易最凝聚的一點,「透過『一帶一路』建設,看到商機其實是更多的,雖說挑戰很嚴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要把自己的價值鏈條,各個核心的環節保障得更好、更完整,我就對未來總體航運中心的構建充滿信心。」
香港航商總會榮譽法律顧問、禮德齊伯禮律師行合夥人李連君在訪問中表示,「我們在過去一年,參與了內地很多的海商法方面的論壇、拜訪,特別是跟一些包括天津東疆,有非常好的共識,就是利用香港的法律、融資等優勢,作為支持內地航運金融的發展。」
總會與BIMCO 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國際化交流
活動中,香港航商總會與國際航運組織 BIMCO 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確立雙方的長期合作關係。香港航商總會榮譽法律顧問、禮德齊伯禮律師行合夥人李連君與 BIMCO 亞太區總經理莊煒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航商總會榮譽顧問梁振英、中聯辦副主任祁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李永勝、香港運輸與物流局局長陳美寶、香港航商總會主席趙式慶五位嘉賓共同見證。
雙方將在海事政策發展與綠色航運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其中一項核心任務是共同開發並推廣BIMCO標準合同中文範本。此次戰略夥伴關係的建立,不僅有助於總會引進更多國際資源,提升香港法律仲裁服務的國際影響力,更能藉此國際化平台推動中文在國際海事務中的廣泛應用。從長遠來看,此舉將為國家增強在全球航運治理中的話語權提供有力支撐。
海商法人才培養計劃啟航 推動法律與技術雙軌育才
慶典現場,「海商法人才培養計劃」隆重启航,標志著總會在人才培育方面取得的實質性成果。今年9月,首屆7名學生順利入讀香港大學,該項計劃正式全面展開。自 2024 年起,總會成功推動香港大學與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及上海海事大學五所內地頂尖學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高端海商法人才培養平台,為國家培育儲備專業航運人才。此計劃既響應了《施政報告》中打造國際人才高地的政策,也體現了總會推動香港航運業向高增值轉型的承諾。未來,總會將進一步與律政司、運輸與物流局合作,依托香港法律體系優勢,提供高質量航運法律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為國儲才」的理念。
專家論壇聚焦金融法律與國際規則挑戰
本次活動的專家論壇由投資推廣署總裁王國藩主持,邀請多位業界領袖共聚一堂,就香港在航運金融、保險及法律服務的核心優勢與挑戰展開深入交流。與會者一致指出,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普通法體系、自由港政策以及國際化專業人才,在全球航運金融與仲裁服務領域中具備獨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與會嘉賓認為,隨著國際航運市場格局不斷變化,香港需進一步完善船舶融資與保險的法律框架,推動更多國際資本落戶,同時加強仲裁服務的推廣力度,增強跨境爭議解決的效率與公信力。在綠色與智慧航運成為全球發展新趨勢的背景下,香港亦需把握機遇,積極引入創新技術和國際標準,推動與內地在金融、法律、科技及產業鏈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隨後的爐邊對話環節則由香港船東會內地事務總監馮佳培主持,與談嘉賓包括總會主席趙式慶以及必維集團高級副總裁、必維船級社亞太暨中國區總裁 Alex Gregg-Smith。嘉賓們圍繞「在301條款與MEPC83影響下,香港如何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展開交流,主要聚焦全球地緣政治貿易摩擦和海事脫碳監管轉型這兩大核心挑戰。趙式慶認為,香港應充分把握中國在綠色燃料產能方面的優勢,打造國際綠色燃料集散中心,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分工協作。他還強調,香港必須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緊扣「十四五」規劃和海洋強國戰略,推動與內地產業鏈的深度銜接。Alex則強調,香港應把握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門戶」的獨特優勢,將自身定位從「門戶」轉變為「綠色通道」,成為可持續航運的探路者,以及連接中國綠色實踐與國際標準的「橋樑建設者」。
香港航商總會創會會員招商輪船的王永新總經理為會議做總結發言。他表示,香港航運界要抓住歷史性機遇,成為穩定與信任的橋樑,在全球貿易格局重塑帶來的新變化中開闢新的物流與商流通道,打造更具韌性的航運網路,迎接航運業數智化、綠色化帶來的新挑戰。
未來,香港航商總會將繼續發揮平台作用,運用「一國兩制」優勢,推動香港成為國際航運超級聯繫人,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向高增值服務轉型。總會將緊扣2025年《施政報告》的政策重點,配合政府推動政策落地、深化國際合作,並加快綠色與數字化轉型。同時,總會將加強人才培養、政策研究與產業協同,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航運地位,服務國家航運業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主辦方提供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