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持續關注本港人口政策問題,他今日(1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當局對目前人才計劃的審批必須嚴謹,並強調「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不能打折促銷,因為政治、社會、經濟、政府財政和國際關係的影響深遠。」
梁振英指出,香港最根本的人口政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嚴格規定。而中央收回香港後的大政方針,包括維持香港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取得,隆而重之,𧫴而慎之的寫在《基本法》。
他績指,《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和《基本法(草案)》,先後於1988和1989年在香港及內地進行香港歷史上僅有的長期和大規模諮詢,而他當時擔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對《基本法》的用意和原意有一些了解。他引用《基本法》規定,指中國公民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的途徑有三:(一)在香港出生;(二)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三) 第(一)、(二)兩項所列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
梁振英認為,以上的(一)和(二)頭門不守好,不僅眼前出問題,將來(三)這個尾門還會出大問題。他舉例指,雙非通過(一)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日後在內地或外國生的中國籍子女也將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再舉例指今天的種種人才計劃下的人才,七年後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返回內地,之後在內地所生的中國籍子女也將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梁振英表示,香港的人口組成以永久性居民為主,永久性居民有政治權利,非永久性居民沒有;永久性居民在其他方面也擁有非永久性居民沒有的權利,包括居留權。由於香港地小人多,內地人口是香港的185倍,故香港在多方面對內地居民有吸引力,因此中央和香港對內地居民進入香港以至取得香港居留權的辦法和人數限制,一直十分𧫴慎,例如2003年,經過反覆思量後才容許內地49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進入香港旅遊。兼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的限制,還包括用配額嚴格限制每年從內地持單程證進入香港的內地居民。
「《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資格的取得,主要是嚴守頭門,以免尾門失守。」梁振英表示,我們通過人口普查,知道目前香港人口是750萬左右,但「香港將會有多少目前在境外的永久性居民來港用經常性的教育、養老資源,或一次性的醫療資源,沒有人知道,當這些權利被行使時,也沒有法律手段排除,政府會措手不及,社會對內地的怨氣會再次出現。」
梁振英認為,這正如當年的雙非和奶粉問題,因此「要講講政治」。他強調,「人才計劃下的審批必須嚴辨真偽,複檢要嚴上加嚴。」
梁振英昨日(11日)亦在社交媒體發文指,香港教育界現在要面對雙非學生的學額問題,問題源於當年政府不僅容許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且名正言順地為雙非在公私立醫院設配額,將這種行為合理化、正當化,「產科賺到盤滿缽滿,雙非嬰回去內地,父母沒有移居香港,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沒有解決,反而為大學學額供需問題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他表示,前車可鑑,各類人才計劃已經批出22萬個申請,「如果有一半個案帶同家人來定居,香港的教育、醫療、住屋怎樣應付?到時再算?」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基本法網站截圖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