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已經深入海洋。一起探訪沿岸區域。香港珊瑚專家帶領團隊進行珊瑚培育工作,香港白泥的人工蠔礁展示了修復沿岸生態的有效方法,增強了抵御氣候變化的能力。與海浪共同呼吸的紅樹林,擁有遠超陸地森林的固碳能力。從深圳福田到香港米埔,深港共同守護著後海灣(深圳灣)紅樹林,打造一個世界海洋濕地保育典範。//
全球氣候變暖正威脅著我們的海洋生態系統。香港天文台指出,90%的溫室氣體熱量被海洋吸收,導致水溫上升,嚴重影響海洋生態平衡。
海水溫度僅上升一兩度,就可能造成珊瑚大面積白化甚至死亡。香港中文大學崔佩怡博士帶領團隊採用有性和無性繁殖的方法,培育「珊瑚寶寶」,成功提高了珊瑚苗的存活率。在過去30年,全球已喪失了一半造礁珊瑚,這場保育行動顯得尤為緊迫。
在元朗白泥海岸,保育團隊正重建蠔礁生態系統。蠔這種「海洋生態工程師」不僅能淨化水質,還能減弱海浪衝擊,保護沿岸居民區。通過收集廢棄蠔殼和水泥柱,重新構建蠔礁,為潮間帶生物創造了理想的棲息環境。
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和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深港兩地正攜手打造世界級濕地。紅樹林具有極強的固碳能力,其吸碳量是陸地森林的5倍多。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的紅樹林面積較本世紀初增加了12萬畝,成為全球少數紅樹林面積持續增長的國家。
這些自然修復方案不僅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更增強了海岸線抵御氣候變化的能力。從珊瑚保育到蠔礁修復,從紅樹林保護到濕地管理,每一項都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