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選票式民主國家巴西,在剛過去的周日(8日)發生駭人聽聞的示威者進攻侵入國會事件,據後有五千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支持者闖入巴西國會、鄰近的總統府和聯邦最高法院大樓搗亂,更呼籲軍方發動政變,趕走剛於元旦日宣誓就任的新任總統盧拉。
暴徒破壞政權機關
防暴警其後發射水炮及投擲催淚彈驅趕暴徒,據報拘捕至少一千五百人。事發時身處聖保羅州東南部城市阿拉拉夸拉視察水災災情的盧拉,下令國民警衞隊進駐巴西利亞恢復秩序,並撤換當地公共安全負責人,又將矛頭指向博索納羅,指那些「法西斯狂熱分子」是得到對方「鼓勵」而做出野蠻行為,又重申所有強闖國家權力機構的人都會被發現並受到懲罰。
見到有人衝入國會,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什麼呢?沒有錯,很多媒體都將事件和美國2021年「國會山莊暴動」事件相提並論,畢竟兩者性質非常相似,都是落選的前總統支持者,不滿選舉結果,無視選票式民主的遊戲規則,意圖藉暴力及破壞去推舉自己心儀的人選上台,簡單而言就是暴民政治。
美國會如何處理博索納羅?
至於被指要為事件負上責任的博索納羅,現時其實身處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據稱,他早於去年年底,亦即臨近卸任前就飛到美國,一般分析都相信,他是為了逃避國內多項刑事調查。有報道指出,博索納羅在卸任前,已經涉及四宗最高法院的刑事調查,他由於他落選並卸任,隨即失去刑事豁免權。換而言之,若果巴西簽發拘捕令而博索納羅拒絕回國,巴西可請國際刑警發出通緝令,促使美國拘捕他並尋求引渡受審。
當然,擁有悠久包庇逃犯傳統的美國,是否會應巴西要求將博索納羅拘捕,現時仍然是未知之數。美國政客需要考慮的東西其實很多,不過先旨聲明,以下內容只是假設,並不涉及博索納羅;對美國而言,是否容許一個被其他國家通緝的人留在境內,最重要還是看那個人對美國而言,是否還有「利用價值」。
美國常按需要包庇逃犯
例如,美國是否需要一個在別國有一定政治知名度的人,不時發聲去攻擊那個國家;又例如,一直豢養那名被通緝的人,好讓涉事國家他日一旦發生政權更迭,美國就可以安排那名被通緝者回國接掌大權,由於那人長期受美國豢養和威懾,肯定有很多把柄在美國手上,故此最終即使回國掌權,亦只可以是美國的附庸。
以上情況,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在此亦不特別重複。不管如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博索納羅最終命運,現時已經掌握在美國手上,美國可以將之視為政治籌碼,亦可以做一個「順水人情」任由他離境,總之說穿了,一切還是以美國利益為依歸。
巴西總統盧拉視中國為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新總統盧拉,對中國的態度的確較前任博索納羅友善得多。此前有報道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諮詢委員會主任李世默,之前曾與盧拉對話,盧拉憶述在他以往當總統第一年裡,中、巴兩國間貿易往來僅60億美元(約471億港元),到他卸任時,兩國貿易往來已達760億美元(約5,966億港元),增長逾12倍。
盧拉還表示,中國對巴西來說至關重要,批評博索納羅政府並未將中國當作夥伴對待,他說:「我不是說我們要與美國不和,我們應該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但我想與中國保持同樣的關係,也想與俄羅斯及其他國家保持同樣的關係。」而盧拉去年9月受訪時亦承諾,在執政首半年內,將致力重建巴西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也會盡力改善與歐洲的貿易關係。
對美國總統拜登來說,博索納羅的確是一個燙手山芋,未來一段日子,我們即管「放長雙眼」,看看美國會如何處理博索納羅。
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
最後,關於巴西暴徒破壞國會事件,美國、法國、歐盟、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阿根廷和聯合國都迅速發聲,譴責騷亂及向盧拉表達支持。然而,回看2019年,當香港的立法會大樓被暴徒入侵及破壞,美國、英國和歐盟政客,幾乎都絕口不提譴責,部分的遣詞用字,更有為暴徒開脫之嫌。
我不是說,香港立法會衝擊事件,可以完全等同美國或巴西國會被衝擊的情況,但對暴力抗爭表示譴責,那亦應該是基本的態度和責任。今次巴西國會衝擊,令我再一次見到部分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同時令我更堅信,世上沒有「最好」的政治制度,只有最「適合」的政治制度。生搬硬套別人的制度,毫無必要。
原圖:新華全球連綫新聞片段截圖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