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長和小心處理,唔好因小失大,自毁基石!//
本港長江和記實業公司擬出售巴拿馬等海外碼頭業務予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有關交易連日來已被各界口誅筆伐。然而,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長和正繼續推進有關交易按既定時程進行,目標如期4月2日前簽署協議。
知情人士表示,有關各方目前正在敲定盡職調查、稅務、會計和其他交易條款,仍力爭按計劃在4月2日前簽署最終協議。知情人士又指,包括巴拿馬港口協議及其他41個長和港口的交易案都有進展。如果完成交易,此次出售案將為長江和記帶來190億美元的現金收益。因討論的事項不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根據證券交易所公告,長和與貝萊德牽頭財團進行的談判為獨家,磋商為期145天。知情人士稱,這令中資財團難以中途入局。貝萊德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長和則沒有回應。
另外,《大公報》今日(26日)繼續發文,指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指出,有關企業在美國脅迫下出賣港口運營權,其實是短視的行為,助長了霸權主義的氣燄,只會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矛盾和衝突。「國家強盛商界興旺,國家受困企業受損」,他們呼籲有關企業不要執迷不悟,挺起胸膛面對美方施壓,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
文中又指,眾所周知,港口運營不是普通資產,是關鍵基礎設施,這次長和交易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特朗普上台後針對巴拿馬運河的一系列霸權主義行徑,更令人看清霸權本質,對美國來說只有「比不過就搶」的強盜邏輯。那些空談所謂「在商言商」的言論,不是天真就是糊塗或者裝糊塗。
文中引述多位政商界人士對長和及有關交易的批評。立法會議員嚴剛指出,營商無視甚至犧牲國家發展利益,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是一種短視的甚至是自毀基石的行為。而經濟學者、時事評論員關品方則指,當涉及國家民族的重大利益時,所謂「商人無國界」就顯得荒謬、天真、糊塗。他指出,地球和海洋足夠大,中美可各自發展,「各有各做」無所謂。問題是美國堅持單邊主義,霸凌欺詐、弱肉強食、零和遊戲、贏者獨取、拳頭話事、兇神惡煞,那就沒辦法,唯有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陳學鋒指出,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任何跨國商業決定都難以離開國家民族的福祉。本次交易的本質牽涉到我國在海運貿易未來會否被卡脖子。全球的商品貿易中,約八至九成倚靠海運物流,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特朗普最喜歡以關稅作為打壓手段,掠奪策略性基礎設施,其目的是遏制中國崛起,對國家的利益和安全帶來威脅。陳學鋒強調,香港的成功有賴於國家的支持,特朗普對華的打壓也是劍指香港特區,中國人需要挺起胸膛面對挑釁。
文中又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能帶來和平與發展,只會給全人類造成矛盾和衝突。有識之士紛紛呼籲,有關企業應該算好長遠賬、算好國家發展大賬,小心處理,切勿因小失大,不能執迷不悟。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