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民安居切實可行
讓市民安居切實可行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特首林鄭月娥下周三發表《施政報告》,當中如何讓市民安居,肯定是焦點議題之一。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明確表示,香港住房問題有其歷史和發展過程,解決這個問題難度是很大,但是總要有解決開始的時候。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亦提出了二○四九年告別劏房籠屋的遠景期盼,反映香港的住房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過去十多年,政府一直強調房屋是「重中之重」的政策,上屆政府亦重推《長遠房屋策略》以求建屋安民,紓解房屋問題衍生的社會矛盾。可惜,自《長策》二○一四年制定到二○一五年正式推行以來,本港的房屋問題非但未見改善,更有惡化的趨勢,加深社會矛盾。住屋難、住屋貴、住屋細的問題深深影響了社會的發展與穩定。


實現三年上樓 助青年置業


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保障社會安寧,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反中亂港者紛紛出局,政府可以更好集中精力,謀劃解決土地房屋的難題。筆者連同民建聯柯創盛、劉國勳和鄭泳舜等多位立法會議員上周日舉行題為「安居.切實可行」記者會,期望為落實市民安居這個目標,提供具體的時間表及路綫圖。


由於篇幅關係,筆者在此僅提幾項重點倡議,有興趣的讀者請登入民建聯相關網頁詳細瀏覽:(https://bit.ly/3zHKihL)。其一是為《長遠房屋策略》加入三大政策目標。為了解決房屋困局,二○一四年制訂《長遠房屋策略》的做法方向正確,但當中只提建屋目標,而忽略具體政策目標,加上需求推算模式存在缺陷(下詳),以至政策及措施失去方向,無法針對既有的問題及衡量相關政策的優劣成敗,增加出現施政失誤的風險。因此,我們首項倡議是修訂《長遠房屋策略》,加入「實現三年上樓」、「協助青年置業」、「告別劏房蝸居」等明確目標。


為了落實上述目標,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個單位?所以,我們的第二項倡議就是促請當局檢討目前的需求推算模式,改以「目標為本」,將公營房屋的供應量與政策目標掛鈎。按我們的推算,為了達至公屋累積個案「清零」、恢復「三年上樓」及協助青年置業,公屋年均供應量應調高至三萬個單位,而居屋供應目標上調至每年一點五萬個,即公營房屋供應每年平均要增加至四點五萬個。


定了目標,知道需求,哪麼地從何來?即使計及政府落實的多項計畫,我們推算未來十年的後段,供應缺口依然達四點三六萬個單位,為此我們倡議通過提高已規劃項目的地積比、增加「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住宅用地比率、發展北環綫沿綫的牛潭尾及凹頭用地、積極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擴大收地等,短期內彌補土地缺口,以「實現三年上樓」等政策目標。


中央已明確表達非常關注香港房屋問題,特區政府應更加主動發揮土地發展的主導權,訂定「時間表」及「路綫圖」,確保土地開發和房屋建設按照計畫進度向前推進,以解決這個長期困擾本港、令人揪心的住房問題。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1年09月29日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6
好正
5
心心眼
6
好好笑
4
令人傷心
3
嬲爆

評論

  • acp4711@yahoo.com.hk
    acp4711@yahoo.com.hk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Goo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