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善
消失了的善

我們身處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許多制度與設計,其出發點本是為了致善,背後有著崇高的理想與目的,可是到了現在,這些良好意願好像已蕩然無存。

以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為例,亞當.史密夫的原意可不是現在常聽到的「市場萬能論」,而是透過市場,在適當的條件下,每人為自己的利益努力,結果「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到他從未意識的結局。他追求自身利益,其結果卻經常比他特意於增進社會福利的行為,更有益於社會」──通過社會制度,把人類情感和欲望轉化成有美德及對社會有利的行為方式。

英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巴克萊銀行,於1690年創立的時候,其創始人約翰.傅蘭姆亦秉持著高尚的精神,他希望向年輕人注入虔誠和美德的思想,通過訓練使他們變得優秀,這將比直接給他們大量的財富更有利。在當時,從客戶那裡得到的存款是用來幫助銀行同業的業務,而非用於投機或同業拆借市場的。

可能令大家驚訝的是,十九世紀末,人們普遍確信收入不平等有利於增長──富人的儲蓄為更多的投資提供了資金,加快新技術的出現,從而促進增長。換言之,較高水平的收入不平等成為了生活水平改善的代名詞,且不說這種思想在當時的上層社會是很有市場的。可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這種思想基本上已被摒棄。

筆者相信民主制度也一樣,當初的設計肯定不是選票多就代表是對的,背後必然有其所追求的理念,期望最後能夠致善以及促進社會利益。如不認識這一點,香港今後的所有制度建設及改革都可能會徒勞無功。

原文轉載自《am730》2016年07月28日

原圖:立法會網站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