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習慣歧視自己民族,一個白人大狀在法庭上說一口英式英語,「唔打得都睇得」,這樣擺明搶本地專業飯碗的事,大家卻又拍掌叫好,香港人的雙重標準,實在難以捉摸。//
香港有個奇怪現象。
當社會上越來越少人願意做日曬雨淋的地盤工,有人建議輸入外勞,大家反對。當護老院沒人願意做抹屎抹尿的厭惡工作,有人建議輸入外勞,大家又反對。公營醫院醫生嚴重不足,有人建議引進外地註冊醫生,反對聲更大……所有工種只要一說輸入外勞,反彈就很大,主要原因,當然是為了保障本地人飯碗。
然而,有一個專業是例外的,當你說到請大狀,大家完全變了另一套標準。
就以最近黎智英案要聘請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為例,整個司法機構都一致贊同讓黎智英輸入外勞,儘管香港已有1600個執業大律師可供選擇。
我們小市民聽到「大律師」三個字已經腳軟,再聽到英國來的御用大律師,更加「個心離一離」,這種陣勢,律師費該是天價吧?
然後,法律界朋友告知,原來這樣跨洋過海聘請一個御用大律師來港,連律師費加商務客位機票再加五星級酒店套房,價格都比在香港聘請星級大狀便宜。
原來,我們一直以為的白人至上神話,早在不知不覺間破滅了。
今年9月起,英國刑事大律師公會發起無限期罷工要求加薪。公會指出,英國刑事法大律師在過去20年的收入下降近30%,他們在執業首3年的平均年薪只有約1.22萬英鎊(約11.7萬港元),導致近年有超過兩成初級刑事法大律師因收入過低而轉行。
新手如斯,老手縱有本事,在英國經濟環境一片低迷、失業率又攀升的景況下,也難獨善其身。做過江龍來港搵食,當然是不二之選。
所以我說奇怪,同樣是專業,香港醫護人手明明嚴重不足,但大家就設下重重關卡,不讓外援進來幫忙;相反,幾間大學每年都有過百法律生畢業,考取大狀專業證書PCLL的亦不計其數,但大家又可以欣然接受別國的窮律師越洋來港搶飯食,實在莫名其妙。
如今,連終審法院都容許香港國安法案件可以外聘英國大狀,此例一開,香港法院還有什麼理由不容許其他刑事甚至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從英國聘用大律師來辯護,起碼,收費一定比香港平。
加上香港人習慣歧視自己民族,一個白人大狀在法庭上說一口英式英語,「唔打得都睇得」,這樣擺明搶本地專業飯碗的事,大家卻又拍掌叫好,香港人的雙重標準,實在難以捉摸。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6****30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